×

巫蛊师哪里多

巫蛊师哪里多(刘彻晚年为什么一定要废太子,仅仅是因为所谓的巫蛊之祸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07-08 22:17:32 浏览4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刘彻晚年为什么一定要废太子,仅仅是因为所谓的巫蛊之祸么

题主好!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的口碑,是被历代史学家公认、文学家歌颂、政治家垂范的历史明星。然而司马光却在《资治通鉴》里,不厌其烦的用大量笔墨,专门写了汉武帝和长子刘据的事情。叫"戾太子事件"。戾是谥号,意指蒙冤受屈之意,加"水"为淚(繁体)。太子指刘据,武帝长子,卫夫人生。刘据因“巫盎"之祸拒绝被捕受辱自杀,孙子汉宣帝刘询继位后追谥"戾",重修陵寝,供奉祭祀。实际上,这段冤案是汉武大帝一手造成,既不显山露水保全自己,而又了却心中夙愿的一大"力作"。常说"虎毒不食子",况人乎?帝王心事深似海,清官难断家务事,其中的缘由,唯大汉江山作证。刘据、江充之辈只是匆匆过客,正如刘彻手中运筹帷幄的一枚棋子。

汉武帝刘彻

而立得子,七岁封谪

汉武帝即位后十余年无子,直到宠幸卫夫人生下三位公主后,时年二十九岁才得第一位皇子。而立之年得子,自然欣喜异常。又是作《皇太子生赋》,又是建祠大赦天下。元狩九年将年仅七岁的刘据立为皇太子,册立卫子夫为皇太后。请当时有威望大儒石庆,石德,周勃之孙周建德等人先后做太子傅,教习礼义,研读《公羊传》治国经略。

平衡朝中力量,起用外戚,军权不旁落。

匈奴是汉朝的一大顽疾,前朝多以“和亲“方式稀释矛盾争端。武帝力主克匈,多次对匈奴用兵,收效甚微。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重用外戚力量。这样的想法,一是军权不旁落外人之手,二是平衡朝中力量。卫夫人当了皇后,儿子立为储君,自然引起他人不满,武帝异母同父兄弟十三人皆封王,各怀心胎,咄咄逼人。特别是"金屋藏娇“的陈皇后,是刘彻姑姑的女儿。因陈未留一子半嗣,被武帝疏远,陈常去姑姑处诉苦,姑姑拿卫家人出气拆刘彻的台。于是派卫青去边疆立功,凯旋而归被封关内侯。霍去病是卫青外甥,跟随卫青屡立战功,被拜为大司马。自此,卫,霍家地位显赫,门庭若市。权势灸人,引起武帝不安。

刘据(影视资料)

再得四子无忧,太子羽翼渐丰,禀性仁厚,办事认真,难驭群臣。

太子为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武帝嫌他不像自己,"及长,性仁恕温慎,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己“加之又得四子,心里渐渐对皇后,太子疏远"宠漫衰,(皇后太子)常有不自安之意“。武帝常巡视在外,政事交太子处理。武帝用法严厉,多用酷吏,冤错假案多,被太子平反,从而得罪了这些人。皇后劝太子不应该擅自有所纵容而宽赦罪人,武帝听后赞赏太子,而对皇后的说法不以为然。很明显是欲擒故纵,只是太子不知其中奥妙,以己孤行,武帝等待时机。

卫青

侫臣构陷,巫盅案发

太子为政时得罪了不少酷吏,卫青,霍去病相继去世后,外戚势力大减。侫臣蜂拥构陷太子,据说太子鼻子大,汉武帝在甘泉宫养病时,江充告诉太子说“太子不要进去,陛下有诏说厌恶太子的大鼻子,进去须用纸盖住鼻子“。等太子走后,江充对武帝说“太子不想闻陛下身上的味道,故此掩鼻"。招致武帝迁怒太子。这就是"太子岳鼻"的典故,可以看出父子之间已有间隙。此时恰好太子的一位叫公孙敬声(丞相公孙贺之子)的表兄弟,因贪污军饷犯事待处理,有一位叫朱安世的通缉犯被捕下狱,上书诬告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卫皇后之女)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天子之事,因这事,公孙丞相父子,皇后两位公主均被斩杀,刘据在朝堂上再无外家相护。想想看,一个通缉犯的上书能直接呈送御案,还居然知晓公主和谁私通,知晓丞相等人在甘泉驰道埋偶人(木偶人),诅咒皇帝这种应该是隐秘至极的事情?

外戚势力殆尽,太子抱恨悬梁

武帝派宠臣江充查巫盅,先从其他嫔妃查起,延至皇后宫内一无所获后,终于在太子东宫挖到了桐木人偶,班固《汉书,五子传》载:"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时上疾,避暑甘泉宫,独皇后,太子在“。太子矫诏用兵欲斩杀奸臣,势单力薄出走,后官兵追捕,在民宅饮恨自尽(上吊)。皇后卫子夫自杀,抗击匈奴功臣公孙贺族灭,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牵连而死。江充查案用酷刑和栽脏认罪,大臣和普通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数万人死于非命。

两点思考

一是用一位网友的话:"而这(戾太子事件丿件事情无不在无声中向人们诉说,国无二主,也就是为何中华几千年封建社会为何经常出现少帝?而上一位皇帝为何不在有生之年,直接辅助下任皇帝上位的原因之一"。

二是:班固评曰"巫盅之祸,岂不哀哉!此不唯一江充之事,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

卫皇后卫子夫

图片来自网络,不便当删除

佞臣江充是造就西汉巫蛊之祸的根本原因吗

我认为,佞臣江充只不过汉武帝手中的一颗棋子,真正造成巫蛊之祸发生的原因是汉武帝对卫氏等外戚集团的清洗。

巫蛊之祸起初只是死了公孙贺父子、卫子夫的两个女儿、卫青的儿子卫伉。这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全都是支持太子刘据的外戚势力。卫子夫的两个女儿和卫伉就不用说了,公孙贺则是跟随卫青一起征讨的匈奴的大将,他的妻子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孺。

据《史记》记载,公孙贺虽然跟着卫青一起打仗,但是并没有什么战功,但竟然两次封侯,官居丞相。也就是说,在卫青、霍去病死后,刘据的最大支持者就是公孙贺。

汉武帝处死了公孙贺,也就意味着要铲除刘据的势力。具体是想要为刘据继位铺平道路(防止外戚权势过大威胁皇权)还是想要更换太子,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公孙贺一死,刘据在朝中的外戚势力就被铲除了。

关于太子刘据的性格,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性仁恕温谨。而汉武帝一生却喜欢酷吏,为政霸道。所以,刘据在朝中并不受官吏们的支持,公孙贺一死,刘据在朝中就相当于孤立无援,进而加剧党争,原本对皇位无望的皇子们都会对皇位有非分之想。

后来,为了均衡势力,汉武帝就借助江充的手对朝廷进行了一番清洗,这次清洗是不分势力,只要是和巫蛊之术有关的人,全部都被处理了。也就是说,太子的势力没有了,清洗的都是皇子们的势力。

纵观整个事件,我认为:汉武帝是想把刘据背后的外戚势力清洗干净,为刘据即位铺平道路。之后,再进行大范围的无目清洗,达到势力均衡的目的。只不过,汉武帝算漏了一点,那就是江充借巫蛊案事件对太子的迫害。

巫蛊之祸真的是一场纯粹的错误吗汉武帝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引言:

西汉征和元年,年迈的汉武帝正在甘泉宫中休养,近来身体的衰退和求仙问药的失败让花甲之年的汉武帝愈发疲惫。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使这位老人有些昏昏沉沉,不知不觉间便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在梦中,武帝发现一群小木偶围在他的身边,嘴里不停的叨念着一些听不懂的语言,一边又挥着手中的小木槌敲打汉武帝的头,武帝大声呼救却没有人应答。猛的一下汉武帝从噩梦中惊醒,睡眼惺忪间武帝隐约看到一个蒙面刺客手持宝剑闯入宫中,武帝急得大声呼喊:“快来护驾!有!有刺客!”侍卫们闻风而动,可那刺客却刹那间在武帝面前飘然不见了!

年迈的汉武帝刘彻

经过了这两件事,汉武帝病倒了,给武帝求仙炼药的方士说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皇帝,才导致这些怪事发生。早在武帝即位初年,皇后陈阿娇就因为使用巫蛊之术诅咒卫子夫而被废,宫廷中人自此之后谈此色变。如今,巫蛊再度来临,让本就疑神疑鬼的汉武帝更加愤怒,武帝一生最大的污点——巫蛊之祸开始了!今天,我们再看这场人为灾难,巫蛊之祸真的是一场纯粹的错误吗?汉武帝又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一.多疑者汉武帝——巫蛊的开始

这场恐怖事件在一开始,巫蛊问题并没有展开的那么迅速,但随着汉武帝手下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敬声的问题,这让这件事发酵的非常快。

原来,这个公孙敬声出身名门,父亲是当朝丞相公孙贺,母亲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姐,自己也因为家庭关系做了皇帝的御用司机。从小的娇生惯养让公孙敬声落下一身的坏毛病,以至于他胆大包天到敢挪用京城守备部队北军的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不久事发,公孙敬声被捕入狱,爱子心切的公孙贺为了救儿子的命向汉武帝报告愿意捉拿悍匪朱安世来抵儿子的罪,汉武帝答应了。而公孙贺也不负众望的捉住了朱安世,可公孙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做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朱安世平日里没少搜集皇室公亲的八卦新闻,他为了报复公孙贺,在牢里上书汉武帝,不仅告发公孙敬声和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有私情,还说公孙贺父子在家中暗中使用巫蛊之术,掩埋木偶诅咒皇帝,这无疑触碰到汉武帝的禁脔。多疑的汉武帝马上安排人追查,果然在公孙贺家中发现了木偶,公孙贺父子因此被杀,巫蛊之事也因为这起案子迅速扩大。

丞相公孙贺剧照

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汉书.公孙贺传》

在巫蛊事件一开始武帝扮演的是一个多疑者形象。当公孙贺提出用朱安世来换公孙敬声的命时,汉武帝是答应的。但当公孙贺父子触及巫蛊字眼时,武帝的神经立马紧张起来了,在疑心的趋势下搜查了公孙贺的家,并在找到木偶后诛杀公孙贺满门。这说明此时的汉武帝还有理智,只是因为疑心太重一提到巫蛊马上和换了个人似的。

二.杀戮者汉武帝——武帝疯狂,江充借势

在汉武帝处理公孙贺父子巫蛊案这件事上,有一些投机份子看出了汉武帝内心对巫蛊的恐惧,这些投机者中,以江充最为积极。他巧妙的利用了汉武帝的这种心理,有意把巫蛊事件扩大化,引导着汉武帝变成了一个杀戮者,用汉武帝的屠刀来清除自身的障碍,从而引发了武帝晚年父子相残的悲剧。

江充向武帝进言:“想要让陛下的身体好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挖出那些埋在地下的木偶,并把诅咒者全部杀死!”武帝深以为然。于是,江充就开始了他的计划,先从被冷落的妃嫔宫中入手,严刑拷打,逼着他们供出所谓同党,一步步的把祸水引向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向武帝报告诬陷皇后和太子宫中也行巫蛊之术,太子被迫起兵自卫。而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杀红了眼,开始六亲不认,亲自指挥部队进行平叛,逼得太子最终自刎身亡,皇后卫子夫也随即自尽,晚年的汉武帝因为这虚无缥缈的巫蛊搞成了妻死子亡的悲剧,巫蛊之祸也因为太子刘据之死而达到最高峰!

绣衣御史江充剧照

秋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髦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初置城门屯兵。更节加黄旄。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田仁坐失纵,胜之自杀,仁要斩。

——《汉书.武帝纪》

这一时期武帝扮演了一个杀戮者的形象,他被巫蛊蒙住了双眼,以至于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下得去手,受巫蛊之祸冤死者达数万之多,整个国家人心惶惶,巫蛊的破坏程度可见一斑。

三.悔过者汉武帝——痛定思痛,推行新政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疯狂过后,回过神来的汉武帝开始有些清醒。痛失爱子与爱妻的感觉让他心如刀绞。浪子回头金不换,无论你年龄有多大。武帝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而随后壶关三老与田千秋的上书给了汉武帝一个完美的台阶。此时的汉武帝开始痛定思痛,推行新政。

巫蛊之祸对于汉武帝而言是一个契机,在天下百姓经历了数十年对外作战的沉重负担和巫蛊之祸的恐怖后,对于汉武帝晚年推行的新政才会倍感珍惜。同时,武帝做了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对外出巡体察民情的汉武帝亲自下地耕田,这表明挥霍了一生的汉武帝终于开始关注民生,重视发展。随后汉武帝又借桑弘羊上书请求轮台屯田驻兵一事颁布《罪己诏》,希望通过文字手段来挽回那些已经背离大汉王朝的心。

轮台罪己诏

因此后人在评价汉武帝时总爱说秦皇汉武,汉武有秦皇之过,而无秦皇失国之险,就在于汉武帝在他生涯晚期可以刹得住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利用巫蛊所造成的危害,汉武帝顺利的推行了自己的新政,不仅最大程度的弥补了自己的过失,也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此时的汉武帝是一个悔过者形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汉子民做出了表率:巫蛊已经过去,未来会更美好!

四.清障者汉武帝——善加利用,为后继之君铺路

由于巫蛊之祸让汉武帝晚年丧子,虽然此时已经清醒并做了最大限度的弥补,但失去后继之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清醒过来的汉武帝是更为可怕的,他要利用这场巫蛊之祸,为后继之君清除障碍。

当他确定了小儿子刘弗陵做继承人之后,一个计划已经在汉武帝心中展开。一方面,汉武帝大力提拔以田千秋,霍光等为首的新兴力量,为后继之君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他还要用巫蛊来处理新君未来的绊脚石。首当其冲的就是丞相刘屈髦与大将军李广利,这二人密谋策划拥立昌邑王刘髆为帝之事汉武帝早已知晓。一个是百官之首的丞相,一个是统兵的大将军,这两个人搞在一起汉武帝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巫蛊言论进行清障。虽然这样造成了李广利率领七万汉军投降匈奴,刘屈髦被杀,但相比于新君顺利登基和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这点代价是值得的,此时的巫蛊之祸在汉武帝眼里已经不再是邪术,而是清障的利器!

李广利剧照

其明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氂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是时,治巫蛊狱急,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有司奏请案验,罪至大逆不道。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

——《汉书.刘屈髦传》

此时的汉武帝在巫蛊之祸结束之际转化为一个清障者形象,利用巫蛊之说成功清除掉两个在未来道路上对新君威胁最大的臣子,坏事变成了好事!

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即使是可怕的巫蛊也是这样,关键在于使用他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当巫蛊遇到昏聩的汉武帝时,它便是坏法乱国的邪术,而当他遇到清醒的汉武帝时,它又变成了新政的推手,清障的利器。

就像今天核能一样,如果用于战争,世界上会多出无数个像广岛,长崎一样的悲惨城市,但如果我们合理利用,核能又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正是此理!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如何报复残害太子的小人

汉武帝6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29岁才有的长子刘据。相比较十几岁就做父亲的其他帝王们而言,汉武帝可谓是“老来得子。”因此,武帝备感欣慰,加上同卫子夫正处于浓情蜜意之期,所以没多久就确立刘据为太子。

但是,由于汉武帝在位时间太久,以致于刘据已过中年,并且儿孙满堂,却于皇位还是可望而不可即。如此一来,必然会“夜长梦多”、横生变故。原因很简单,汉武帝不止刘据一个儿子,而围绕皇嗣位置的竞争向来残酷无情。更何况,自从舅舅卫青去世后,刘据背后的势力在逐渐瓦解。

所以,表面上看,刘据的太子之位安若磐石,实际上是危如累卵。好在汉武帝总是以一副“非刘据不传位”的姿态示人,如此才阻挡了一部分人觊觎的目光。然而,汉武帝真的是非刘据不传位吗?其实未必。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的儿子概况

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即太子刘据、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少子刘弗陵。

其中刘据为皇后卫子夫所生;刘闳为王夫人所生;刘旦、刘胥同为李姬所生;刘髆为李夫人所生;刘弗陵母为赵婕妤。

其中,在汉武帝众子当中,齐王刘闳英年早逝,刘弗陵尚年幼,所以其他人都有角逐太子之位的资格。因此,各个蠢蠢欲动、蓄势待发。

特别是武帝晚年,属昌邑王刘髆的实力最强。因为他有两大靠山,一个是舅舅、二师将军李广利,另一个就是丞相刘屈氂。李广利被汉武帝委以重任,刘屈氂则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子,也就是汉武帝的侄子。但刘屈氂同李广利如死党一般,走得最近。

(卫子夫剧照)

而此时的刘据倒显得形单影只,实力单薄,原因是:一、舅舅卫青已经去世;二、母亲卫子夫年老色弛,已不受汉武帝宠幸;三、姨夫公孙贺一家及卫青一部分后人均获罪被诛。所以到最后只剩下一些忠实敦厚的朝臣还能勉强为刘据呐喊站队。既然刘据陷入孤立无援,那么遭人算计已成必然,而汉武帝的态度犹为重要。

汉武帝的态度

刘据之所以遭人算计,其实同汉武帝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因为汉武帝连年征战、四处用兵,加上个人穷奢极欲的享乐,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刘据主张还百姓休养生息,停止对外的扩张。但汉武帝的治国为政理念恰好同刘据相反。如此一来,刘据同汉武帝便在政见上产生分歧,以致于渐渐受到冷落。

后来,汉武帝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立刻把刘据推向更尴尬、艰难的境地。

一年,汉武帝巡游途经赵地河间,当地官员为奉承汉武帝,于是故意导演了一出“献美”的戏。官员说,此地有一赵家女子从小双拳紧握,从未有人能掰开过。

武帝好奇,于是驾临该户人家。见到神奇女子后,汉武帝轻轻一掰,小女子双手马上展开,并且露于手心一对精美玉钩。而小女子又生得艳若桃花,武帝即刻笑纳,后赐封婕妤。也就是著名的“钩弋夫人。”

赵婕妤怀孕14个月,生儿子刘弗陵。传说尧母怀胎14个月生下尧,因此汉武帝将赵婕妤的宫殿命名为“尧母门”。尧为“五帝”之一,武帝此举,等于是向人传递了一个传位于刘弗陵的信号。

(钩弋夫人)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不考虑李夫人之子刘髆呢?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因为汉武帝向来对外戚有抵触情绪。所以李广利等人越是积极,结果事与愿违,刘髆在汉武帝心中凉得也越快。因此,正是由于汉武同太子刘据关系的微妙变化、及青睐幼子刘弗陵的举动,让刘据的威严扫地,更遭来一些人争相踩踏、算计。

算计刘据的人

可能是墙倒众人推吧,首先对刘据发难的人是黄门苏文及小黄门常融、王弼等人。其实所谓的“黄门”不过是汉武帝的侍从,同太监的性质相差无几。而正是由于他们能靠近武帝的原因,所以便有了污蔑刘据的便利条件。

一日,刘据入宫探望母亲卫子夫,由于呆的时间久了一些。苏文便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调戏宫女 。武帝非常生气,于是往太子宫邸追加二百名宫女。刘据明白缘由后,痛恨苏文。不久,苏文又指使常融告密,说听说武帝生病,刘据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后幸亏武帝查实,常融完全是颠倒黑白,无中生有,所以怒斩常融。

(江充剧照左)

其次,刘屈氂、李广利等人也是阴刘据的一类人,只不过他们不敢大张旗鼓罢了。因为只有刘据倒台,才能扶刘髆上位,他们在等待机会。

再则,对刘据下手的人就是江充等人。江充是著名的酷吏,专门充当汉武帝打击奢靡极欲皇亲贵胄们的工具。而江充为讨武帝欢心,所以一向“秉公办事”,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因此,自然难免同太子刘据产生一些冲突。而现实的情况是,如果一旦刘据即位,于江充便是世界末日。所以江充在汉武帝的有生之年必须将刘据扳倒,方可性命无虞、前途无忧。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继续拿“巫蛊”做文章。

巫蛊之祸始末

其实,让刘据身死名裂的巫蛊之祸是汉朝巫蛊之乱的发酵期。因为,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汉武帝已经查实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阳石公主(武帝女儿)、卫亢(卫青长子)等人行巫蛊诅咒自己的罪证,涉事人员全部被处死。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江充蛊惑汉武帝说,宫中邪气很重,还有巫蛊作祟。为了使汉武帝相信,江充还找来胡人巫师一起忽悠。巫师的说辞同江充大同小异,而武帝总感觉自己精神恍惚,百病缠身,于是很快相信二人的胡话。接下来,汉武帝便派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彻查巫蛊。

江充几个人沆瀣一气,活干的很卖力,皇宫被翻了个底朝天后,终于“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桐木刻的小人儿与写在丝帛上的诅咒。刘据根本没有埋过这些“蛊物”,但百口莫辩。况且汉武帝尚在甘泉宫调养,刘据本想当面辩解,奈何江充横加阻拦。

迫于无奈,刘据只好听从老师石德的建义,假传皇命,将江充及胡巫捕杀。随后,刘据调发母亲的宫廷卫队守备宫门。而一些不清楚内幕的人纷纷扬言太子要造反,于是引起长安城内一片混乱。这时黄门苏文趁乱逃出京城,到甘泉宫面见汉武帝,说刘据有作乱迹象。

起初武帝并不相信,于是派使者召太子来问话。但使者不敢入城,转而回报说太子已经造反。此时,丞相刘屈氂一面向人禀报太子谋反,一面惊慌失措地逃离京城。此时,汉武帝终于相信儿子谋反,于是下诏命刘屈氂带兵平叛。

刘据寡不敌众,只好矫诏释放监狱囚徒,同刘屈氂军队对抗。之后,刘据又四处“调兵遣将”,结果征集来的胡人部队被武帝的侍郎马通截流。于是刘据又持符节到北营军营请护北军使者任安出兵,结果任安闭门不出。万般无奈,刘据又强行组织市民同刘屈氂对抗,双方会战五天,血流成河。最终,刘据兵败逃亡,后被逼杀于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北)一农户家之中。

残害太子刘据那些人的下场

刘据去世的消息传回京城后,汉武帝才有所醒悟,于是派人彻查巫蛊之祸的来龙去脉、细枝末节。结果,证实刘据是被冤枉,完全是江充蓄意栽赃、逼迫陷害。而江充及胡巫之前已经被刘据杀死,于是汉武帝下令灭江充全族。黄门苏文则被置于横桥上活活烧死。另外,凡是对太子动过武的人一律满门抄斩。甚至连举兵观望的任安及放刘据出城的田仁也一同腰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内者令郭穰告发刘屈氂夫人用巫蛊诅咒武帝,并且还揭露了刘屈氂同李广利背后策划拥刘髆为帝的内幕。汉武帝下令调查,结果情况属实。刘屈氂被腰斩,家人被枭首示众。李广利叛逃匈奴,其宗族被灭。总之,曾经同刘据直接或间接有过节的人均被武帝杀的一个不剩。

巫蛊之乱,前后有数十万人被无辜杀害,俨然帝王之怒,伏尸百万。斯人已去,汉武帝万般悔恨,然而能让他遥相凭吊的只有耸立在京城的一座思子台与孤悬于湖县的一座归来望思之台。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汉代巫蛊术究竟是什么,竟然让汉武帝如此忌惮

巫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方术,古人认为,施巫蛊,就会通过神秘的超自然能力,对仇恨对象产生杀伤力。巫蛊之术比较隐蔽,在古人眼里,它是一种阴毒的手段。所以,自秦汉起,法律对施巫蛊就有严厉的惩罚。

巫蛊的种类大致有三种,一种是诅咒术,一般是通过向神灵祈求,对被诅咒人形成伤害;一种是人偶压胜,通常以人偶代替被诅咒者,施以针扎胸口、头部,并结合咒语,对被诅咒人施以伤害;第三种是毒蛊,蛊是指毒虫的总称,可以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培养,以接触或添加在食品中,伤害对方。

以上三种方式,除了第三种会对被害人造成实际伤害,其它两种其实顶多是心理伤害。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如此忌惮呢?

一、古人的认知,普遍认为巫蛊会对人形成伤害

古人对巫蛊的恐惧,绝不亚于现代人对急性传染病的态度。汉代甚至对施巫蛊有很细的法律规定,比如,养蛊之人,只要蛊虫养成就要被判刑,一旦对人形成伤害,一律死刑。

汉代皇室后宫屡屡爆发巫蛊事件,造成无数人头落地。比如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就因为巫蛊被废后,汉武帝晚年更是多次爆发巫蛊之祸。汉成帝的许皇后,也因为巫蛊事件被废后。

所以,环境是汉武帝忌惮巫蛊的客观原因。

二、汉武帝晚年健康状况不好,真真假假的巫蛊事件频发

汉武帝年老后一心祈求长生,巫蛊之祸爆发时,他已经是六十八岁高龄老人,健康状况不好,所以变得疑神疑鬼,总认为被人诅咒了。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汉武帝,那段时间确实发生了太多的巫蛊事件,几乎可以认定,阳石公主、诸邑公主确实对父亲汉武帝实施了巫蛊诅咒,还有民间不计其数的巫蛊事件。笔者认为,太子刘据的蛊巫之祸应该不是冤案,他很可能确实参与了施巫蛊。

频频爆发的巫蛊之祸,让人真假难辨,汉武帝认为自己的健康问题,就是受到了巫蛊诅咒,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

三、西汉是巫蛊事件的高发期,与政治因素纠缠在一起

如果民间出现巫蛊事件,就简单多了,偏偏很多巫蛊发生在皇宫,或者针对皇帝,这件事就麻烦了,政治因素的掺杂,让人逃无可逃。

比如征和元年太子刘据的巫蛊之祸,至今都不能搞清楚真相,有人说事件就是江充诬告引起,也有人认为刘据没有被冤枉。这其中,掺杂了储位之争,皇权与储君的矛盾,太子系与诸王系之间的矛盾等等。

汉武帝本就是政治动物,频发爆发的巫蛊事件,其背后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晚年的汉武帝,除了担心自己的健康外,最担心的就是皇权受到染指,这才是汉武帝最大的忌讳。

汉武帝时期巫蛊之祸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要灭了刘氏三族才肯罢休

汉武帝灭刘氏家族数万人,这件事发生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起因是因为巫蛊之祸。晚年的汉武帝身体很不好,一直认为可能有人在害自己,刚好这时候宰相公孙贺的儿子因为犯罪被抓了。公孙贺的老婆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喜欢杀人,前面的几个宰相都先后被杀害了。由于死亡率非常高,公孙贺在被任命位宰相的时候都被吓哭了,可是汉武帝依然还是让他做了宰相。在刚刚上任的时候,公孙贺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果然巫蛊之祸爆发的时候,公孙贺丢了性命。

汉武帝判处了公孙贺的儿子死罪,在汉朝的时候死罪是可以用功劳或者钱财抵罪的,公孙贺的儿子犯罪比较重,只能用功劳来抵罪。公孙贺想要救回来自己的儿子,于是交出来了被隐匿起来的豪强朱安世,以求能够给自己的儿子赎罪。

朱安世是汉朝时期的一个黑社会性质的人,此人犯罪记录很多,汉武帝长期通缉却抓不到他。朱安世消息灵通,知道很多公孙贺家族的事情,被抓后朱安世竟然反咬一口。将公孙贺的儿子和皇帝女儿有私情的事情供了出来,还诬告他们用巫蛊谋害皇帝。汉武帝知道消息之后果然大怒,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和公孙贺全家,卫青的后代也有一大部分被杀,并且牵连了一大批刘氏家族的权贵。这件事远没有结束,公孙贺被杀只是巫蛊之祸的开始,随着江充的介入,巫蛊之祸从一个小问题,逐渐影响到了整个长安。

江充诈称现在朝廷里面和刘氏家族中有很多人都想要谋害皇帝,汉武帝经常身体不好,竟然信以为真。于是这些大臣和刘氏宗族之间都相互揭发,有仇的两个人互相告发,前前后后牵连进去了几万人,这些人都被汉武帝全部杀死了。这一次屠杀过后,江充没有罢休的意思,他见到太子对自己不满意,干脆诬陷到了太子的头上。

江充带人去搜索太子的宫殿,然后诬陷太子诅咒汉武帝。太子想要找汉武帝解释,但是这时候的汉武帝已经被江充迷惑了双眼,他根本不相信任何人。太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亲自杀死了江充。当时长安城里面分为两股势力,太子有卫氏的支持,皇帝有自己的一帮幕僚。太子眼看解释不通,不想坐以待毙,干脆起兵造反了。太子起兵造反,就造成了长安城内的刘氏家族分成了两派。双方长安混战了五天的时间,前后死亡的人多达数万人,最终太子战败自杀。在混乱中,太子全家都被杀害,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死。

太子的家族尚且如此,其他皇亲国戚更加不能幸免。在长安居住的多是达官贵人,皇帝的亲属近臣,这些人都在这次混战中受到了牵连。在战争结束后,汉武帝又杀了数万人才结束纷乱。巫蛊之乱前后死亡的人数不下于十万人,连皇后和太子也都先后身亡,长安的刘氏家族几乎损失殆尽。而这一次变乱起源于一个平民豪强朱安世,却影响巨大,不亚于朱元璋时期的胡蓝之狱。

为什么汉朝皇帝都那么忌讳巫蛊

不单汉朝的皇帝,其实历朝历代都忌讳巫蛊。当然,遇到汉武帝这样的雄主,那就会把巫蛊案搞得极大,因此众人皆知,有些小巫蛊案只是被大家忽略了而已。

一、简单说说汉武帝晚年的巫蛊案

这场巫蛊案之所以这样出名,那是因为它牵动了大汉朝的全局,太子刘据被迫造反被杀,皇后卫子夫因此而死,卫青家族垮台不说,丞相、大臣等等无不受此事牵连,深刻影响了西汉历史的走向。

汉朝皇帝是否都忌讳巫蛊,这是一定的!这得从那个时代来看,汉朝比起夏商周时期,虽然科技要进步许多,但崇拜鬼神还是很普遍的。其实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除了是个流氓以外,还是个很洒脱的人,譬如他就不想着什么长生不老,生病了,太医为他诊治,说他有救,他把医生大骂一顿,大概说了他提三尺剑取天下,还不是天老爷给力,医生有什么用?骂了医生,又奖赏他们钱财,让他们回去,自个儿听天由命。仅仅从这一点来看,汉高祖还是很了不起的,比同时代的秦始皇以及后世的汉武帝通达得多。但即便如此,刘邦还是相信有老天爷在的。

二、汉武帝为什么那个忌讳巫蛊

这和汉武帝刘彻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大家可能知道,刘彻的老妈是个二婚女,他居然还有个异父姐姐。这样出身的刘彻能够当上皇帝,其实算是奇迹。他娘早年被他外婆强迫离婚,相尽办法弄到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宫里,那是因为他外婆听信了著名女相师许负的话,这种行为,无论在哪个时代看,都是疯子行为。可刘彻的老妈偏偏还成了,生下了汉武帝,而且还继承了大位。从很多地方的史料可以旁证,因为对许负的迷信,汉武帝对神秘主义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人,年少时一片坦途,成年后又掌握大权五十多年,晚年又怕死得要命,岂会不忌讳巫蛊?

三、巫蛊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也不太明白

按照字面意思,巫蛊应该和巫术、蛊虫有关,但后来却往往被说成弄出扎针的小人儿来,这似乎该叫厌胜之术,虽是巫术,却不是蛊虫了。具体怎么搞的,给汉武帝造成了多大的困扰,史料也不怎么清晰。

巫术本起源于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当时搞巫术的人其实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远的不说,只说有实物证明的商朝,商王对巫术的迷信那是无所不在。其实,到了汉朝,一直到到近代文明大发展后,王朝对天象、巫术都有专门的人负责,宫中不是有专门的卜师吗?其实也是远古巫术的一派而已,汉武帝害怕的,是不受其控制的巫术,换成现代语言,便是黑巫术了。这种东西,按理说,不会有实质性的伤害,这是站在科学角度上来分析。但在汉武帝精神角度来分析,那就不好说了,即便他晚年产生幻觉多了些,恐怕也会和巫蛊联系上,正好被身边的人所利用。

后来,这种东西实质上恐怕不会害人,但却成为了搞阴谋的人整垮对手的惯用招式,搞得一点都不新鲜了。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汉朝大侠朱安世是如何引发“巫蛊之祸”的

汉朝的大侠并不等于金庸笔下的侠客,也算上水泊梁山的好汉,而是目无法纪的莽夫。

朱安世何许人也?鸡鸣狗盗之雄耳!此人功夫了得、身轻如燕,翻墙入院如履平地。为了显摆他的一身本领,经常偷偷潜入皇宫大内,而且宫内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都被他尽收眼底。

一日,汉武帝小憩之后,站在建章宫殿四处眺望,远远看见一人手持宝剑,大摇大摆地走入中龙华门。武帝大怒,急命侍卫擒拿此贼,没想到此人在光天化日之下,逃之夭夭。后来武帝命人继续搜查十多天,还把长安城翻了个底朝天,结果一无所获,仿佛人间蒸发。此人便是号称“阳陵大侠”的朱安世。

由于抓不到朱安世,武帝甚是恼火,一肚子怒气没处发泄,正好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撞上了武帝的枪口。如按辈分算,公孙敬声应该喊武帝为姨夫,因为他的母亲就是卫子夫的姐姐。正是由于沾了皇亲国戚的光,也仗着父亲的权势,公孙敬声飞扬跋扈、目无法度,后来不但与表妹阳石公主私通,还贪污挪用军费。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于是公孙敬声遭人检举,武帝下令,将其锒铛入狱。至于被谁检举,从后来巫蛊之乱的整个过程来看,应该是酷吏江充所为,而幕后的操纵者就是二师将军李广利和宰相刘屈氂。因为自从卫青死后,太子刘据就失去了靠山,而李广利想趁机为自己的外甥昌邑王刘髆争取太子之位。江充则暗中为钩弋夫人服务,因为钩弋夫人也想为自己的儿子刘弗陵争夺太子之位。于是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之下,卫家势力就成了众矢之的。

为了替儿子赎罪,公孙贺主动请缨抓捕朱安世,武帝准许。公孙贺本不是什么大才,虽然也出征过匈奴,只不过是滥竽充数。可能是由于救子心切而激发了他的潜能,没过多久就将朱安世抓获。

朱安世下狱后,为了报复公孙贺,随后向武帝上书,不但把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之事抖了出来,还告发公孙敬声对武帝行巫蛊之术。武帝下令彻查,结果真的在朱安世指明的地点挖出了诅咒武帝的木偶。最终公孙贺父子在狱中被拷打致死,武帝又诛其全家,而参与巫蛊的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及卫青长子卫伉都被处死。于是酷吏江允觉得有机可乘,奏请武帝扩大清查范围,经武帝允许后,江允将太子刘据列为重点目标而大做文章。于是西汉历史上充满血雨腥风的巫蛊之乱由此展开。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刘屈氂平定“巫蛊之祸”有功,最后为何会被腰斩

谢谢邀请!这次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时的第三次了,也是最厉害的一次。前两次的巫蛊的事,使得年老有病的汉武帝越来越多怀疑有人用巫蛊之术来害自己。这时有个叫江充的人,这个人是邯郸人,曾经出使过西域,回来回来后封为绣衣使者。因为一次太子家奴的事得罪了太子刘据!江充看汉武帝年纪已高,怕太子继位后杀害自己!于是,就给在城外甘泉宫养病的汉武帝进馋言,说你病重是巫蛊在做崇!汉武帝听信了他的话。责令他查办巫蛊之案。江充就趁机大肆刑讯逼供,使人诬陷太子。因为这次的巫蛊之祸获罪的有近万人至多。江充猜透汉武帝得心事,投其所好说宫中有巫蛊之气。汉武帝命人挖地。江充趁机在太子宫中埋了木偶!。太子知道江充害自己,就和卫太后商议,杀死了江充!一直在城外的汉武帝一时信息不是很灵通。一时间长安城里都传开了太子造反的信息!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大怒,命令丞相刘屈耗起兵攻打长安。太子无奈抵抗不行逃亡中被围困杀死,为皇后也已经被赐自尽!大约一年后,几位有名士和大臣上书汉武帝,讲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汉武帝终于明白了,可是,自己最喜欢的太子儿子已经死了,卫太后也死了!汉武帝于是下令诛杀所有的与案有关的人,丞相刘屈耗因为参与诛杀太子被腰斩!并下令修相思台以寄托思念太子之情!

如何看待汉朝的巫蛊之祸

古代的科技不发达,许多现象都不知道前因后果,就只能依靠迷信来解释。巫蛊也是一种迷信,得了什么病,老是治不好,就怀疑有人用巫蛊害自己。同样,想害一个人,没有其他的办法,巫蛊之术就成了既隐蔽、风险又低的方法。

汉朝就特别盛行巫蛊之术,贫民中用巫蛊之术的人多不多我们不得而知,但西汉皇室却是丛出不穷。汉武帝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就是因为用巫蛊之术害人而被废的。汉武帝晚期,大规模的巫蛊事件更是导至太子被害,几万百姓因此被诛杀得惨剧。汉成帝的第一个皇后许皇后也是因巫蛊事件被废。巫蛊成了后宫争风吃醋的手段,甚至成了朝堂上各种权力角逐的工具。至于巫蛊事件到底是真是假(我认为大部分应该都是子虚乌有),用巫蛊害人是否真的有用,已经没有人关心了!

题主所说的巫蛊之祸,指的就是汉武帝晚期那场牵扯人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巫蛊事件。一开始被诛杀的全都是皇后卫子夫的外戚势力,所以我认为巫蛊之祸的制造者应该是针对太子刘据的一方势力,而结果也正如他们所愿太子刘据自杀,太子一家被诛,只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孙子刘询活了下来。

汉武帝晚年多灾病,性格也变的多疑、残暴,身体一有不好,就怀疑有人用巫蛊害他。这一点正好被有心之人利用了。事件刚开始在征和元年(前92年),时居九卿太仆的公孙敬声擅用北军军饷一千九百万钱,被下了大狱。这公孙敬声是公孙贺与皇后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的儿子,知道儿子出事后,时任丞相的公孙贺就上书汉武帝,愿意去逮捕当时的“阳陵大侠”朱安世为儿子赎罪,汉武帝答应了。公孙贺好不容易逮到了朱安世,准备换儿子出来,却不想被朱安世诬告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行巫蛊诅咒天子。汉武帝大怒,派人把公孙贺也下狱,并于征和二年(前91年)正月,在狱中处死了公孙父子俩。四月,因巫蛊事件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之子卫伉、卫长公主的儿子曹宗等人先后被处死。其实这个事情是有诸多疑点的,公孙贺抓了朱安世,朱安世立马就告发了他的儿子,让人一下就想到他有可能是借机报复,这本就不该轻信。他告发的又是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合谋诅咒天子,这就更不可信了,因为臣子、兄弟、甚至儿子都有可能诅咒天子,女儿怎么会诅咒父亲呢?父亲就是没了,她又得不到皇位,于她只是有害无益啊!但当时的汉武帝就像是被迷了心智一样,楞是相信了,还杀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外孙。事后,又派官吏严查百姓中有没有诅咒天子的事件,百姓非常害怕,相互揭发,由此被冤死的百姓有数万人。阳石公主

如果公孙一家是被冤枉的,那么是被谁设计陷害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公孙贺死后,谁是受益的人呢?公孙贺死后,汉武帝封刘屈氂为左丞相。刘屈氂之前并没说有什么能耐和功劳,只是涿郡太守,却突然被提拔为左丞相。而且他是汉武帝哥哥刘胜的儿子,西汉因为七国之乱,对宗室的权力都是限制的,很少委以重任。刘屈氂做为西汉宗室又没什么大的功劳却被任命为左丞相,显然是有汉武帝非常信任的人举荐,谁呢?当然是著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因为他们俩是儿女亲家,关系亲厚,而李广利又是汉武帝儿子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这就看出来玄机了吧!实际上李广利战绩平平,跟卫青、霍去病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很多人也说若是卫青、霍去病还在世,根本就不会有巫蛊之祸,太子刘据也不会落得个自杀的下场!但是当时的朝堂上,卫青、霍去病早已去逝,唯一的太子势力就是公孙贺,公孙贺父子死后,刘据的外戚势力基本上被清零,他的地位也就汲汲可危了。

果然到七月,江充诬陷太子刘据诅咒汉武帝,刘据想自辩不能,无奈起兵自保,先后杀了韩说、江充等人。刘屈氂奉命平叛,与刘据在长安城血战五日,最后太子不敌,逃往湖县,最后自杀。

元和三年(前90年),经过调查许多的巫蛊之事都是假的,汉武帝也猜到了太子刘据起兵的不得已,心里很懊悔。这时郎官田千秋又上书为太子申冤,汉武帝趁机诛杀了诬陷太子的人,还建了思子宫寄托对儿子的哀思。而此时的刘屈氂和李广利却盘算着怎么能让刘髆当上太子,又有人查出刘屈氂的妻子让巫师诅咒汉武帝。于是汉武帝杀了刘屈氂全家,李广利闻讯投降了匈奴,被诛全族。

巫蛊之祸使汉武帝失去了一位有能力又善良仁厚的继承人,至使他晚年没有合适儿子可立,无奈立了年仅六岁的幼子弗陵为太子,为西汉的江山增加了许多危险因素。但所幸后来刘据的孙子刘询继位,创造了“孝宣中兴”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