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的管理?企业数据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0-23 20:38:09 浏览4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元数据的管理

初期的元数据管理通常是在事后由相应的元数据管理软件,从已开发完成的应用系统中抽取用户所关注的各类元数据,再由人工补录一些注释和管理用的属性。这种模式称之为基本元数据管理,由于存在元数据获取的不及时,存在为了减少工作量有些属性空缺的风险,存在对应用体验支持力度的不足,实际应用并不普遍。在新一代应用系统(AS2.0) 中,业务功能通常都是由相应的构件,以人机交互的形式,通过在人工业务语境的对话过程中组装实现的。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业务应用所需要的应用软件元素,同时也完成了应用软件元素相对应的元数据的采集。这种模式称之为主动元数据管理。以下是元数据管理的主要功能,后2部分属于主动元数据管理的内容。 元模型管理。利用可视化的用户体验,实现包括元模型添加、删除、修改、发布等维护功能;并且能让用户直观地了解已有元模型的分类、统计、使用情况、变更追溯,以及每个元模型的生命周期管理等等。元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实现针对元数据的基本管理功能。如元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属性等维护功能;元数据之间关系的建立、删除和跟踪等关系维护功能;提供元数据发布流程管理,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跟踪元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元数据自身质量核查、元数据查询、元数据统计、元数据使用情况分析、元数据变更、元数据版本和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元数据分析。元数据分析功能主要实现针对元数据的基本分析功能。包括血缘分析(血统分析)、影响分析、实体关联分析、实体影响分析、主机拓扑分析、指标一致性分析等。 各类应用软件元素产生的元数据进入元数据平台后,元数据管理可通过元数据服务功能,为需要这些元数据的工具软件或构件提供元数据服务。如将前面所述的各种工具软件的定义结果,以相应的标准协议进行打包形成方案(应用脚本),提供给其它应用环境中的物理表建立工具、ETL工具、多维模型建立工具、结果展现工具等底层工具,从而实现应用的重用和共享。同时,元数据服务还可为业务应用功能提供辅助的元数据帮助信息,如业务功能中加工结果和指标的说明、提示,及其血缘分析等,让用户可明确、直观地了解数据的来源、加工过程及加工算法等信息。

企业数据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话,从技术实施角度看,主要包含“理”“采”“存”“管”“用”这五个,即业务和数据资源梳理、数据采集清洗、数据库设计和存储、数据管理、数据使用。

数据资源梳理:数据治理的第一个步骤是从业务的视角厘清组织的数据资源环境和数据资源清单,包含组织机构、业务事项、信息系统,以及以数据库、网页、文件和 API 接口形式存在的数据项资源,本步骤的输出物为分门别类的数据资源清单。

数据采集清洗:通过可视化的 ETL 工具(例如阿里的 DataX,Pentaho Data Integration)将数据从来源端经过抽取 (extract)、转换 (transform)、加载 (load) 至目的端的过程,目的是将散落和零乱的数据集中存储起来。

基础库主题库建设: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数据分为基础数据、业务主题数据和分析数据。基础数据一般指的是核心实体数据,或称主数据,例如智慧城市中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信用、电子证照等数据。主题数据一般指的是某个业务主题数据,例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食品监管、质量监督检查、企业综合监管等数据。而分析数据指的是基于业务主题数据综合分析而得的分析结果数据,例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企业综合评价、产业区域分布、高危企业分布等。那么基础库和主题库的建设就是在对业务理解的基础上,基于易存储、易管理、易使用的原则抽像数据存储结构,说白了,就是基于一定的原则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然后再根据数据资源清单设计数据采集清洗流程,将整洁干净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

元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是对基础库和主题库中的数据项属性的管理,同时,将数据项的业务含义与数据项进行了关联,便于业务人员也能够理解数据库中的数据字段含义,并且,元数据是后面提到的自动化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和商业智能(BI)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元数据管理一般是对基础库和主题库中(即核心数据资产)的数据项属性的管理,而数据资源清单是对各类数据来源的数据项的管理。

血缘追踪:数据被业务场景使用时,发现数据错误,数据治理团队需要快速定位数据来源,修复数据错误。那么数据治理团队需要知道业务团队的数据来自于哪个核心库,核心库的数据又来自于哪个数据源头。我们的实践是在元数据和数据资源清单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且业务团队使用的数据项由元数据组合配置而来,这样,就建立了数据使用场景与数据源头之间的血缘关系。 数据资源目录:数据资源目录一般应用于数据共享的场景,例如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资源目录是基于业务场景和行业规范而创建,同时依托于元数据和基础库主题而实现自动化的数据申请和使用。

质量管理:数据价值的成功发掘必须依托于高质量的数据,唯有准确、完整、一致的数据才有使用价值。因此,需要从多维度来分析数据的质量,例如:偏移量、非空检查、值域检查、规范性检查、重复性检查、关联关系检查、离群值检查、波动检查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数据质量模型的设计必须依赖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在技术上也推荐使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来保障检测性能和降低对业务系统的性能影响,例如 Hadoop,MapReduce,HBase 等。

商业智能(BI):数据治理的目的是使用,对于一个大型的数据仓库来说,数据使用的场景和需求是多变的,那么可以使用 BI 类的产品快速获取需要的数据,并分析形成报表,像派可数据就属于专业的BI厂商。

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共享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数据共享,共享方式也分为库表、文件和 API 接口三种共享方式,库表共享比较直接粗暴,文件共享方式通过 ETL 工具做一个反向的数据交换也就可以实现。我们比较推荐的是 API 接口共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能够让中心数据仓库保留数据所有权,把数据使用权通过 API 接口的形式进行了转移。API 接口共享可以使用 API 网关实现,常见的功能是自动化的接口生成、申请审核、限流、限并发、多用户隔离、调用统计、调用审计、黑白名单、调用监控、质量监控等等。

数据治理包括哪些方面

从技术实施角度看,数据治理包含“理”“采”“存”“管”“用”这五个步骤,即业务和数据资源梳理、数据采集清洗、数据库设计和存储、数据管理、数据使用。

数据资源梳理:数据治理的第一个步骤是从业务的视角厘清组织的数据资源环境和数据资源清单,包含组织机构、业务事项、信息系统,以及以数据库、网页、文件和 API 接口形式存在的数据项资源,本步骤的输出物为分门别类的数据资源清单。

数据采集清洗:通过可视化的 ETL 工具(例如阿里的 DataX,Pentaho Data Integration)将数据从来源端经过抽取 (extract)、转换 (transform)、加载 (load) 至目的端的过程,目的是将散落和零乱的数据集中存储起来。

基础库主题库建设: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数据分为基础数据、业务主题数据和分析数据。基础数据一般指的是核心实体数据,或称主数据,例如智慧城市中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信用、电子证照等数据。主题数据一般指的是某个业务主题数据,例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食品监管、质量监督检查、企业综合监管等数据。而分析数据指的是基于业务主题数据综合分析而得的分析结果数据,例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企业综合评价、产业区域分布、高危企业分布等。那么基础库和主题库的建设就是在对业务理解的基础上,基于易存储、易管理、易使用的原则抽像数据存储结构,说白了,就是基于一定的原则设计数据库表结构,然后再根据数据资源清单设计数据采集清洗流程,将整洁干净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

元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是对基础库和主题库中的数据项属性的管理,同时,将数据项的业务含义与数据项进行了关联,便于业务人员也能够理解数据库中的数据字段含义,并且,元数据是后面提到的自动化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和商业智能(BI)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元数据管理一般是对基础库和主题库中(即核心数据资产)的数据项属性的管理,而数据资源清单是对各类数据来源的数据项的管理。

血缘追踪:数据被业务场景使用时,发现数据错误,数据治理团队需要快速定位数据来源,修复数据错误。那么数据治理团队需要知道业务团队的数据来自于哪个核心库,核心库的数据又来自于哪个数据源头。我们的实践是在元数据和数据资源清单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且业务团队使用的数据项由元数据组合配置而来,这样,就建立了数据使用场景与数据源头之间的血缘关系。 数据资源目录:数据资源目录一般应用于数据共享的场景,例如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数据资源目录是基于业务场景和行业规范而创建,同时依托于元数据和基础库主题而实现自动化的数据申请和使用。

质量管理:数据价值的成功发掘必须依托于高质量的数据,唯有准确、完整、一致的数据才有使用价值。因此,需要从多维度来分析数据的质量,例如:偏移量、非空检查、值域检查、规范性检查、重复性检查、关联关系检查、离群值检查、波动检查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数据质量模型的设计必须依赖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在技术上也推荐使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来保障检测性能和降低对业务系统的性能影响,例如 Hadoop,MapReduce,HBase 等。

商业智能(BI):数据治理的目的是使用,对于一个大型的数据仓库来说,数据使用的场景和需求是多变的,那么可以使用 BI 类的产品快速获取需要的数据,并分析形成报表,像派可数据就属于专业的BI厂商。

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共享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数据共享,共享方式也分为库表、文件和 API 接口三种共享方式,库表共享比较直接粗暴,文件共享方式通过 ETL 工具做一个反向的数据交换也就可以实现。我们比较推荐的是 API 接口共享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能够让中心数据仓库保留数据所有权,把数据使用权通过 API 接口的形式进行了转移。API 接口共享可以使用 API 网关实现,常见的功能是自动化的接口生成、申请审核、限流、限并发、多用户隔离、调用统计、调用审计、黑白名单、调用监控、质量监控等等。

什么是元数据管理及其作用

元数据(Meta Date),主要记录数据仓库中模型的定义、各层级间的映射关系、监控数据仓库的数据状态及ETL的任务运行状态。一般会通过元数据资料库(Metadata Repository)来统一地存储和管理元数据,其主要目的是使数据仓库的设计、部署、操作和管理能达成协同和一致。

元数据是数据仓库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数据管理是企业级数据仓库中的关键组件,贯穿数据仓库构建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着数据仓库的构建、使用和维护。

  • 构建数据仓库的主要步骤之一是ETL。这时元数据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定义了源数据系统到数据仓库的映射、数据转换的规则、数据仓库的逻辑结构、数据更新的规则、数据导入历史记录以及装载周期等相关内容。数据抽取和转换的专家以及数据仓库管理员正是通过元数据高效地构建数据仓库。

  • 用户在使用数据仓库时,通过元数据访问数据,明确数据项的含义以及定制报表。

  • 数据仓库的规模及其复杂性离不开正确的元数据管理,包括增加或移除外部数据源,改变数据清洗方法,控制出错的查询以及安排备份等。

  • 元数据可分为技术元数据和业务元数据。技术元数据为开发和管理数据仓库的IT 人员使用,它描述了与数据仓库开发、管理和维护相关的数据,包括数据源信息、数据转换描述、数据仓库模型、数据清洗与更新规则、数据映射和访问权限等。而业务元数据为管理层和业务分析人员服务,从业务角度描述数据,包括商务术语、数据仓库中有什么数据、数据的位置和数据的可用性等,帮助业务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仓库中哪些数据是可用的以及如何使用。

    由上可见,元数据不仅定义了数据仓库中数据的模式、来源、抽取和转换规则等,而且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运行的基础,元数据把数据仓库系统中各个松散的组件联系起来,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