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朝之戒

印度历史上有哪些封建王朝(排名)?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6-27 09:39:05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家好,王朝之戒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印度历史上有哪些封建王朝(排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王朝之戒和印度历史上有哪些封建王朝(排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印度历史上有哪些封建王朝(排名)

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概念,它是一个地理概念,历史上在印度一个地理概念内建立的王朝,有的时候没有全部涵盖今天印度国家的所有领土,有的大大超越了今天印度的范围。

第一个,孔雀王朝(出身刹帝利贵族的青年旃陀罗笈多建立,时间是大约公元前324年公元约前185年),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孔雀王朝,基本统一了印度地区,期间佛教发展迅速,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最为著名,为中国人普遍知晓。

第二是巽伽王朝,约公元前187年, 孔雀王朝的将军布舍耶密多罗弑君篡位,建立巽伽王朝,因他属巽伽族,故名,大力支持婆罗门教,反对佛教,大量佛教寺院被毁。公元前75 年被末帝被大臣杀害,王朝灭亡。

第三是甘婆王朝,约前75年(一说约前73年),巽加王朝发生宫廷政变,巽伽王朝末王(提婆菩提)为一女奴所杀,出身婆罗门的伐苏迪跋(即婆薮提婆,属甘婆族)夺得王位,建立甘婆王朝,甘婆王朝是一个苟安于一隅的小朝廷。它的领土只有摩揭陀的附近地区,信奉婆罗门教,只存在45年,此后北印度政治一片模糊。

第四,3世纪到5世纪,200多年间中,印度地区王朝政权交错,出于黑暗和混乱时期。

  1. 200-250年,贵霜王朝,又称“萨卡”王朝,由迦腻色迦创建,一直延续到中世纪。250年,这个王朝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不过在混乱中,贵霜国王和他们的总督仍然统治着旁遮普、拉杰布塔纳和信德地区,这些位于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印度小国家之间继续处于分裂状态,彼此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

 2.约230年,安得拉王朝灭亡,印度半岛南端古老的安得拉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活跃的帕拉瓦家族。新的帕拉瓦-安得拉王朝开始试探性地对外扩张,它的扩张范围东到德干高原、北至恒河,在东南方则向泰米尔人居住的地区扩张。

 3. 约300年,摩揭陀国复兴 古老的华氏城的一位新统治者开始复兴摩揭陀国,多次在恒河流域取得霸主地位,320年,建立起笈多王朝。

 4. 330-375年,萨姆陀罗笈多统治期 萨姆陀罗笈多征服了德干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占据了拉耶普塔那以及恒河口西南部的东海岸地区。在这过程中,他征服了安得拉的帕拉瓦国王,还控制了尼泊尔、阿斯萨姆和旁遮晋,以及犍陀罗邻近地区。实际统治区并不比阿育王小,但国内出现了一些封建割据的诸侯国。

 5. 350年,帕拉瓦·安得拉霸权的中断 笈多的失败,严重地削弱了帕拉瓦权力的增长,结果德干当地的公国逐步强大起来。其中好战的是法卡塔卡王朝,统治着那格浦尔南部地区。

 6. 375-413年,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期,王朝发展到了顶峰,他击败了旁遮昔的萨卡人诸王,历史上称他为“超日王”,是征服萨卡人的传奇式人物。他还吞并了马尔瓦、萨乌拉什特拉和古吉拉特等地区。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印度斯坦的艺术、文学和自然知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第五,6世纪,布舍菩地王朝,建于德里附近。

第六,褐利沙帝国,统治北印度的王朝,封建制度最后确立。

第七,8世纪的印度,混乱,缺乏有效记载,

大致属属于拉起普特时期,存在一个发源于今孟加拉的波罗王朝。南部存在着朱罗王朝即中国古籍中的注辇国,八世纪仍然占据着南印度倭玛亚王朝侵入印度北部。一直延续到9世纪。

第八,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封建国家,共有5个王朝。

1.奴隶王朝,最初管辖印度半岛北部,建都德里,为印度穆斯林王朝建都之始。

2.卡尔吉王朝,创建者为菲鲁兹·卡尔吉。菲鲁兹本为奴隶王朝的一名将领﹐于1290年取代了当时的奴隶王朝苏丹。

3.图格鲁克王朝(1320年—1413年)是德里苏丹国第三个王朝﹐其创建者为加兹·图格鲁克,图格鲁克王朝在苏丹穆罕默德·本·图格鲁克时期达到鼎盛,在位其间发动了4次南征﹐并占领了差不多整个南印度地区。

4.赛义德王朝,德里苏丹国第四代王朝(1414~1451),创建者为原旁遮普总督黑兹尔汗。因其家族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故称赛义德王朝。

5.罗第王朝/洛迪王朝(1451-1526),是德里苏丹国第五个王朝﹐其创建者为巴赫鲁尔.罗第。巴赫鲁尔·罗第原为赛义德王朝信德总督。

1451年﹐巴赫鲁尔夺取了德里﹐成立了罗第王朝,1526年﹐莫卧儿帝国攻入德里﹐罗第王朝灭亡。

第九,莫卧儿王朝,是突厥化的蒙古人,蒙古人的帝国帖木儿帝国崩溃后,皇室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第五代国王沙杰汗为其宠妃修建了享誉世界的泰姬陵。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来到唐朝我们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问题。

毫无疑问唐太宗李世民当之不愧为一代明君。唐王朝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王朝,以繁荣和昌盛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唐王朝三百年历史,其交织着政治的博弈,有这灿烂的文化,史诗班的浪漫,还有我国第一位女皇帝也现与期间。至今,唐王朝的荣光依然闪耀,其中最为璀璨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唐太宗李世民,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随父亲少年从军,晋阳起兵拜秦王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8年),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李世民17岁参加左屯位将军云定兴的军队,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18岁,父亲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义宁元年(617年),19岁的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史称“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攻克东都洛阳。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时年20岁。

四方征战纳贤士,玄武之变立贞观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并未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1 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2 击败宋、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3 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4 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武德四年(621年)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军事团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在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帮助下,在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下。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5日),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励精图治薄赋尚俭 ,开辟盛世“贞观之治”

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提醒自己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是隋末的近2倍,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著《帝范》教子,终南山病逝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在位二十三年,建丰功伟绩

政治方面

知人善任,用人唯贤: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完善制度: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从谏如流: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百姓人心中没有怨气。丰衣足食,因此犯罪率很低。

经济方面

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重视商业发展,出台便利条件,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凉州。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汉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疆域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军事方面

贞观二年,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

贞观四年,令李靖出师塞北,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

贞观十三年,太宗以高昌王麴文泰向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麴文泰病死,其子麴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观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唐军取得多次大。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继续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文化方面

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亲自写《晋书·王羲之传赞》。

汇聚四部群20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

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

武德九年(626年)九月,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贞观元年(627年),又说:“朕以天下为家。”贞观十八年(644年),又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的这种认识和思想,显示了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仁和宽厚的胸怀。在这种思想和胸襟指导下,贞观时期推行了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政策。

唐太宗实行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长期实施,大大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

外交方面

中外关系方面也迅速出现了繁盛景况。贞观后期,“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赞曾(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贞观年间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经常派使者互动。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颂扬备至。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明君。

-墨骨读书

《雍正王朝》热河狩猎发生“假兵变”,康熙帝为何要众皇子集中在戒得居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康熙四十七年冬天的热河狩猎是全剧的一个高潮,因为在狩猎过程中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而老十四伪造太子手谕就是太子被废的铺垫之一。

太子失势是起于自康熙四十六年起对于江南赈灾还有追缴国库欠款的处理不得体,同时为了还国库的欠款甚至大肆买官,还被康熙发现,因此康熙对太子越来越失望。后来的太子负责的刑部更是爆发了清朝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康熙没有让太子自己处理,而是让老八处理此案就说明已经动了废太子的心思了,老八也通过卑鄙手段骗出了太子心腹肖国兴的供词。

至此太子被废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热河狩猎时康熙发现了太子与庶母郑春华偷情,头顶一片大草原,是彻底失望了。虽然并没有当面揭穿他们两个更多只是为了留下些许颜面罢了。

在康熙发现太子有违人伦之时,八爷党的老十四出手了,伪造太子手谕制造出太子要兵变的假象,使康熙大怒当晚就决定废太子。

这时候失魂落魄的太子觉得自己让父亲戴了绿帽子,肯定死定了,就让老十三陪着正在漫无目地的瞎转悠。

找不到太子,这样一来更是坐实了太子要兵变的假象。

康熙这时候在戒得居休息,所以命令众皇子集中在戒得居,一是为了避免这些皇子中有野心家浑水摸鱼,同时为了势力再平衡。二是顺便可以保护和监视这些皇子。

毕竟当时不在朝廷重地北京。(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而是在热河,危险系数肯定大。

康熙的势力再平衡具体如下。

加封九子夺嫡中的四大派系首领皇子为亲王。

分别是八爷党首脑老八胤禩、还有名为太子一党,实际上与老十三自成一派的老四胤禛、以读书人首领标榜的老三胤祉、皇长子胤禔。

其中老大负责热河行宫的宿卫,老三负责热河驻军行营,也就是一个对内一个对外。老大与老三一向不合,这样还可以互相牵制,同时热河内外所以军队的调动需要老大、老三还有上书房马齐三个人协议调动。

还有停用太子一切印信,也就是剥夺了太子所有的权力。

老四因为是太子一党,并没有掌管兵权。(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老八身为八爷党首脑势力庞大,同时因为处理刑部冤案时的卑鄙手段被康熙发现,所以也没有掌管兵权。

这样一来,就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康熙的安全,稳定了局势。

同时康熙还有另外一个用意就是稳住众位皇子,因为太子发动兵变。难保其他皇子趁机浑水摸鱼,所以重用几位皇子以稳其心,并且形成互相平衡牵制的局面。

太子被找到以后,兵变的假象才发现转机,太子与老十三都是一脸懵逼。康熙心里也犯嘀咕了,之后经过张廷玉提醒,才发现太子手谕是伪造的,康熙大怒要查个清楚,但张廷玉再次提醒此时不宜大动干戈,不然弄不好会引起夺嫡之战还有祸起萧墙的皇室自相残杀。

康熙权衡利弊以后,并没有追究伪造太子手谕之事。只是叫张廷玉问话老十三兵变的事情,给众皇子提了个醒我已经知道有问题了,警告了一下。

然后康熙为了稳住局势,召唤众皇子相见,直接说出来胤礽太子之位废定了。肯定会重新挑选一个新的太子,大家好好表现,画了一个大饼,给了所有人一个希望,再次稳住了众皇子,至此热河危机在康熙的安排之下渡过。

第63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王玄策是唐朝第一使者吗

他确为唐朝第一使者。

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当时的印度名叫天竺。唐玄奘到达印度后,广泛宣扬大唐国富民强,物产充盈。天竺国王不禁感叹说:“听你所说,我当东去朝见才是啊。”从此之后印度与唐朝之间的来往便频繁起来。

此后,印度半岛纷乱四起,分为东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中天竺五个国家,其中以中天竺的实力最为强大。中天竺国王派出使者,给唐太宗送来了火珠、郁金香、菩提树等印度特产,太宗皇帝十分高兴,为了礼尚往来,特意派了一个三十多人使团出使印度,王玄策担任团长。

王玄策是洛阳人,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官员,曾多次出使西域各国,巩固西域与大唐之间联系。这次受皇帝命令出任外交使节,自感责任重大,因此十分小心谨慎。唐朝这一行三十多人的使团,带着大唐天子赏赐给中天竺国王的诏书、王印、精美丝绸、上好的陶瓷以及一些珠宝玉石,一路晓行夜宿,风尘仆仆,跋涉千山万水终于来到了唐玄奘所说的天竺。

然而中天竺国内发生了变故,仰慕唐文化的尸罗逸多国王暴病而亡,朝中大臣阿罗顺那乘机夺取了王位。也不知是性急或者是不了解状况的缘由,这位新国王盯上了唐朝使团所带的财物,竟然派两千多人,截杀一个三十多人的使团。

这一情况完全出乎王玄策的意料,但他临危不惧,奋起反抗。然而毕竟实力相差悬殊,唐朝使团成员或被杀,或被俘虏,所带财物及沿途经过国家所献给唐朝的贡品也被抢劫一空。只有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趁天竺人不备,飞马逃脱。王玄策和蒋师仁两人两匹马,孤零零地行走在印度的山间,想起昨天还一起生死相依的三十多名同伴,旦夕之间便遭此劫难,十分悲恸。

王玄策身负王命,茫然四顾,心想他两人回朝复命,千山万水之隔,生死未卜。因此他拿定主意,前往吐蕃求救。当时的吐蕃是松赞干布在位,而且文成公主刚入藏不久,双方关系还算不错。王玄策凭籍能言善辩之才,说服了松赞干布,向他借了7000骑兵。

此外,他还以唐朝太子的名义,檄召附近的唐朝藩属国,又招来了万余人马。王玄策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天竺。在天竺的城外,王玄策严密分析了天竺的地形,巧布阵局,击溃天竺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固守不出。王玄策多才多能,采用当时唐军攻城常用的战法,制作云梯、抛石车,猛攻天竺城月余。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天竺城破兵溃,王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3000人。天竺兵将落水溺毙者万余,被俘万余,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王玄策西行以及搬兵之路王玄策乘势攻人中天竺。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得东天竺王尸鸠摩援兵。王玄策,蒋师仁设下埋伏,活捉了阿罗顺那。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

此后,印度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灭亡。王玄策准备顺势攻打东天竺。尸鸠摩忙送牛马和财宝,表示臣服大唐,王玄策方才罢兵,将阿罗顺那披枷戴锁押回长安。

唐太宗听说,王玄策在没有耗费大唐一兵一卒情况下,就让印度半岛的几个小国臣服大唐,喜不胜收,大加封赏出使天竺的一行人。王玄策所向披靡王玄策这位唐朝历史上第一使节,后又几次出使印度,为唐朝和印度之间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可惜他职位低微,历史上很少传扬他的功绩。

历代王朝修史读史,对前朝总是引以为戒,为什么还是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

我们都知道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可在这么长久的文明之中一直伴随着王朝更替的现象,从夏商周到元明清每间隔几百年就要进行一次王朝更替。王朝更替之初新的王朝总会对历代王朝修史读史,对于前朝消亡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引以为戒,可是为什么新的王朝还是依然避免不了朝代更替呢?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王朝更替初期,新的统治者必定是把江山社稷放在第一位,开国之君深刻知道国之安定在于民,前朝消亡主要原因还是失去天下民心,新的统治者往往都会以民为重。其实施的一些政令和教导后世之君都是以民为本行大义之道,也会对百官严加约束,防止他们贪腐和压迫民众。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之君生活在富贵的皇室之家,长时间的奢华生活让这些后世之君渐渐的忘记初衷,自然也就走向了贪图享乐之路。王朝初期对百官的约束自然也就荡然无存,有些官员依靠阿谀奉承谋得高位,其他官员自然也就紧跟其后,阿谀奉承需要资本,这些资本恰恰是从民众手中掠夺而来,从而导致一个新王朝重新走向失去民心之路。

其次,一个新王朝建立除了开国之君英明神武外,自然离不开文臣武将的辅助,这些文臣与武将可以说为开国建立了不世功勋,开国之君为了奖赏其功劳必定会进行一些列封赏,封赏之中对于一个王朝有潜在威胁的莫过于荣华富贵世代罔替。

这些开国功臣富贵的生活肯定需要民众提供,毕竟一个王朝的税赋有一部分赡养着这些功臣,加上他们世代罔替,古人都讲究多子多福,这些功臣繁衍后代呈现一个几何倍增的速度,自然功臣之后多不胜数。一个功臣尚且如此,一个王朝的建立开国功臣不在少数,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人数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久而久之民众因为无力提供他们富贵生活导致民怨加重。

另外,一个新的王朝虽然通过总结前朝消亡的原因而引以为戒,可是开国之君首先要考虑家天下,然后才是天下人的天下,也就是说开国之君首先要维护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权利自然需要文武大臣共同维持,久而久之新的王朝仍然与之前王朝一样形成两个圈子,皇室圈子和文臣武将圈子,这两个圈子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圈子,民众不但融入不了这个圈子还要提供这个圈子的生存资源。当这个圈子慢慢变的数量庞大的时候,也就是他们掠夺民众资源的时候,也是民众不堪重负的时候,新的王朝只会重蹈覆辙。

最后就是贫富差距导致,古代王朝不管如何轮回更替他们的资源是有限度的,人五指有长有短自然能力也有所不同。新的王朝开始之初并没有凸显出来差距,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慢慢的也就拉开了距离,如此之下就形成贫富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此时的王朝统治者基本上采取仰富扼贫的策略来彰显王朝的繁荣昌盛,阶级矛盾也就随之产生,当矛盾达到一个不可调和的地步,王朝更替也是自然。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历代王朝修史读史,对前朝总是引以为戒,还是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主要还是在于失去民心,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造成的。只能说任何繁荣昌盛的王朝都要以民为重,正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

文章分享结束,王朝之戒和印度历史上有哪些封建王朝(排名)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