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tology

ontology(求问什么是本体(Ontology)转载)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03-19 05:34:32 浏览4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求问什么是本体(Ontology)转载


Ontology也称为本体,它最初是一个哲学范畴,后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被人工智能界赋予了新的定义。而在Web飞速发展的今天,Ontology的发展已由哲学、人工智能领域延伸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其他各个领域,并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Ontology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关注的焦点也不同:
人工智能领域:认为本体是一种知识的人工引擎。但本体究竟是什么仍是争论中的一个话题。美国Stanford大学的知识系统实验室(Knowledge System Laboratory)的学者Tom Gruber在1993年提出了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本体是概念化的显式的表示。之后Studer在Gruber的基础上于1998年扩展了本体的概念,即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规范说明。显然后一个定义更能够说明什么是本体。
这个定义的具体含义如下:
概念化:将客观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抽象出来得到的模型。它是客观世界的抽象和简化。
明确:即显式地定义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概念的约束。形式化:即精确的数学表述,能够为计算机读取。
共享:本体描述的概念应该是某个领域公认的概念集。
Ontology的种类
在介绍本体描述语言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本体的种类。
Guarino提出了从详细程度与领域依赖度两个方面对Ontology进行划分。详细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指描述或刻画建模对象的程度。详细程度高的称作参考(reference)Ontologies,详细程度低的称为共享(share)Ontologies。依照领域依赖程度,可以细分为顶层Ontology、领域Ontology、任务Ontology和应用Ontology四类。
顶层Ontologies描述的是最普遍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空间、时间、事件、行为等等,与具体的应用无关,其他种类的Ontologies都是该类Ontologies的特例;
领域Ontologies描述的是某个特定领域(如医药、地理等)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任务Ontologies描述的是特定任务或行为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应用Ontologies描述的是依赖于特定领域和任务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Ontology的用途
Ontology是共享概念的显示表述。它关注概念之间的内在的语义联系,一般具有交流、互用性、软件工程等三类用途。
交流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沟通。Ontology可以提供一组共同的词汇和概念,从而实现交流。在交流活动中,Ontology是一个标准化模型,任何大规模集成软件系统内,各种各样、背景不同的人必须对系统及其目标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因此必须建立起标准化模型,否则无法进行沟通;Ontology对软件系统中所用的术语所提供的明确定义,对于同一个事物在系统中有完全一致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也是确定的;通过Ontology可以集成不同用户的不同观点,以形成更加全面完整的看法。
互用性是指系统间协同工作的能力。Ontology可以在完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例、语言及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转换,从而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和集成。
Ontology在软件工程方面的作用是从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面进行考虑的。Ontology可以在可重用性、可靠性、规格说明等方面在软件工程中发挥作用。
从Ontology的这些用途来看,Ontology可用于许多领域,如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知识管理、语义检索、信息检索和提取、企业集成、自然语言翻译等各种信息系统。目前在上述领域中,对Ontology的应用探索开展得如火如荼。

沃尔夫提出ontology一词,是存在和存在物的意思对吗


  一、这个词不是沃尔夫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命名的,是他完善的存在论这个理论;这个词的意思是本体论;存在论;实体论。
  二、详解如下:
  1、关于这个词的解释:
  ontology 本体,本体论,存在论
  Ontology language 本体语言,体论语言,本体论语言
  Geopolitical ontology 地缘政治本体论
  2、关于这种理论:
  存在论(Ontology)是哲学的核心领域。顾名思义,存在论即关于“存在“的理论,是关于存在是什么以及存在如何存在的理论。存在论虽然是在17世纪才由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Rudolphus Goclenius , 1547-1628)命名并由沃尔夫(Christian, Freiherr von Wolff, 1679-1754)加以完善并从理论上系统化,但就存在论这一学问而言,则是早已由古希腊哲学确定了其基本框架及理论内容的。事实上,存在论本身就是古希腊哲学的主题形态。

什么是宇宙本体论啊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关键词: 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意义本体论
近代以来,由于经验科学在人类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以逻辑推导和经验的可验证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理性逐渐上升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新的合理性标准。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不仅促成了“有情宇宙观”的解体和终极价值的消解,也对传统形而上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首先对形而上学发难的是休谟。休谟通过对知识的性质和类别的考察,依据经验和逻辑分析,否定了古典形而上学关于“实体”、“上帝”等观念的可靠性。休谟的怀疑论将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直接促成了康德对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康德通过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精深分析,雄辩地证明了以超越实体为追求对象的传统形而上学作为科学不能成立。休谟和康德之后,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认为形而上学以思辨的虚构代替了对世界的实证研究,是人类精神不成熟的产物,为了维护实证科学的权威,他明确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成为19世纪西方哲学“认同危机”的发难者。〔3〕自那以后,形而上学便不断遭遇各种形式的诘难:比如尼采通过宣布“上帝死了”,〔4〕 分析哲学借助语言的逻辑分析,海德格尔通过揭示“在”的遗忘,各自从不同角度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批判。20世纪后期,随着“后形而上学时代”等提法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要求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虚构,形而上学似乎进一步被视为已经终结或应该终结的历史现象。面对这一状况,我们有必要追问:何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否只有一种形态?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到底是哪一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后形而上学时代,面对来自科学理性和生活世界的各种诘难,形而上学还能够有所作为吗?

从实证主义的“拒斥形而上学”到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科玄论战”,再到今天的所谓“后形而上学时代”,尽管形而上学一再成为哲学的中心话题,但学界对这一核心哲学范畴似乎远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反形而上学是近几个世纪以来哲学的主题之一,但形而上学并没有因此而寿终正寝。其实,康德、海德格尔这两位反形而上学的巨匠在摧毁传统形而上学之后又都在事实上分别建构了自己的形而上学,这一颇具意味的事实早已表明,作为哲学的核心和灵魂,形而上学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消亡,同时也意味着形而上学并不只有一种形态。笔者以为,如果将本体论看作是形而上学的主要表现形式,那么,从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范畴本体论”、“宇宙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 公元1世纪,罗德斯岛(Rhodes)的安德罗尼科(Andronicus)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的浩繁著述时,将亚氏在不同时期撰写的关于“存在”、“本体”、“实体”的论文、讲稿、笔记汇编成册,放在物理学著作之后,取名为“Ta meta ta phusika”,这便是后来的“Metaphysics”,大意是 “物理学后诸篇”。由于这些文稿主要是关于“第一哲学”的论述,所以,“Metaphysics”这个原本属于编纂技术上的术语便被沿袭下来,专门用来指称有关本体的哲学。〔6〕1900-1902年间,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在翻译《穆勒名学》时,遇到metaphysics这个术语,鉴于这门学问的超验性和思辨性,他参照《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其汉译为“形而上学”,并指出该词的本义是指“出形气学”、超乎“形气之学”,“与格物诸形气学相对”。意即形而上学超越于各门以具体事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7〕从那以后,形而上学这一术语便在汉语中保留和沿用下来。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而上学,即“第一哲学”(The first philosophy)被认为是关于“有之为有”(存在之为存在)以及有之为有的种种“属性”的科学:“有一门科学(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引者),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借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8〕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亚氏所谓“作为有的有”(“是”或“存在”)并非如某些论者所言是指某种客观性的实体,而是指存在于语言中的、作为范畴的“有”,准确地说,是指能够运用于所有学科和对象的最基本的概念。在亚氏看来,尽管一切存在者都与“有”相关,但“有”本身并不是某个实体,而是一切实体的共同属性,即对一切存在者的思议和言说都必然涉及和运用到“有”这一最基本的范畴:“我们可以在许多种意义上来说,‘有’某个东西。一切‘有’的东西都与一个中心点发生关系,这个中心点是一种确定的东西,它之被称为‘有’,不是带有任何含混意义的。”〔9〕正因为一切具体的存在者都与“有”这一最纯粹的范畴发生关联,我们才能说某某东西“有”(存在),“甚至对‘非有’也说它是‘非有’。”〔10〕这表明,此处的“有”或“存在”主要是在语言的层面上提出的,以此为对象的形而上学所探讨的主要不是言语之外的具体存在,或与具体存在相区别的另一种存在(比如“存在整体”或“存在一般”),而是思义、研究、言说、指称一切对象所必须使用的最基本、最纯粹的范畴和思维规则。相应地,“作为有的有”的“属性”,也不是指作为实体的客观属性,而是指从属于“有”、与“有”相关或为“有”所蕴含的其它基本范畴,比如“种”、“属”、“整体”、“部分”、“完全”、“单一”、“同”、“异” 、“相反”、 “先于”、“后于”等概念。〔11〕从这里我们便不难理解,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研究为什么常常要借助于对语法句式的探讨来进行:一个东西是不是实体或本体,就要看它是不是只能作判断句的主词,而不能作谓词。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亚氏那里,形而上学与语法学、逻辑学、范畴学往往很难分开。这意味着,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如何能够思议和言说“这个世界”,而不是作为客观存在的“这个世界”的本源—尽管亚里士多德在第一哲学中也探讨了第一因等神学问题,但这些探讨也只有从语言范畴的角度出发,才能获得正确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中通常又被称之为“本体论”,〔12〕即“ontology”。该词源于希腊文“logos”(theory)和“ont”(Being)。“ont”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作为“有”的“有”(“是”或“存在”),所以“ontology”一词通常可以译为“是论”或“存在论”。作为关于“存在”的一般理论,本体论事实上早已成为形而上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在西方哲学中,本体论又常常用来指称整个形而上学。虽然“ontology”一词出现很晚,但西方学者大都认为对“存在”问题的研究早在巴门尼德(Parmenides)那里就已经开始了,〔13〕而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则可以看作是对本体论的进一步展开。不管是巴门尼德,还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本体论研究都已经超越了感性事物的限制,上升到了抽象的语言层面,其内容主要是对人类思维的逻辑结构,也就是纯粹范畴和逻辑形式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体论又可以看作是关于人类理性纯粹原理的研究。正是鉴于本体论的这一特征,斯特劳森(Peter Strawson)在《分析与形而上学》(Analysis and Metaphysics)中说:“关于逻辑与本体论或形而上学之间密切关系的普遍思想,就象千丝聚一线,横穿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整个哲学史。”〔14〕联系亚里士多德本人的相关思想,不难看出,这种对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理解比较符合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原意。
不过,笔者认为,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全貌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形态或进路的形而上学,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范畴本体论”(也可称之为“逻辑本体论”或“先验本体论”)和“宇宙本体论”(或“本根论”)。
“范畴本体论”着力于对人类理性的纯粹部分,比如思维、语言的逻辑本性,也就是后来康德所谓的先验原理的探究,往往表现为某种概念范畴的逻辑推演系统。范畴本体论似乎隐含了这样的逻辑:世界是语言和思维中的世界,思维与存在本质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思维自身的规定性归根到底总是用来思议和言说存在的。换言之,存在是通过范畴和逻辑得到规定的。所以,思维的规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存在的规定性。于是,在范畴本体论中,对思维自身—纯粹范畴和先天原理的探究便取代了对真实存在的追问。这种本体论中的“本体”实际上是语言和思维世界中的本体,它与中国人从字面上所理解的本源或本根意义上的本体显然相去甚远。
与范畴本体论不同,宇宙本体论则着眼于宇宙整体(大全),力图寻求一个万物不得不由、不得不依、最终又不得不向之而归的本原性实体或质料,并试图对这一实体或质料的特征及其演生万物的过程和原理进行描述。宇宙本体论实际上是在经验模拟的基础上,以想象或虚构的方式向我们提供的一幅幅宇宙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图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水”、“火”、“气”或“原子”等元素,并以这些元素的运动变化说明世界万象的生成发展,这些学说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一样,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15〕
比较而言,与宇宙本体论专注于本源性的实体或质料及其演化历程不同,范畴本体论更着力于对世界纯粹逻辑性的解释和说明,这种解释和说明实则是对人类自身精神内在结构的挖掘。亚里士多德便是这方面的早期代表。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亚里士多德将本体论的研究由“宇宙本体论”较为彻底地转向了“范畴本体论”,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使形而上学摆脱了感性的束缚,从想象和虚构走向了科学。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真正兴趣的确不在于对最高本体的实体性描述,而在于纯理的探讨。“存在”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在他那里已经被剔除了一切感性具体的内涵而升华为纯粹抽象的逻辑范畴,即便是“四因说”,亦是在语言和思维层面对宇宙万物生成由来的一种纯粹逻辑性的解释和说明。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亚氏才把“存在”、“整体”、“部分”、“同”、“异”、“种”、“属”等基本范畴和数学中的公理、逻辑学中的三段论、同一律等等都统统纳入了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16〕这清楚地表明了亚里士多德在本体论上的逻辑学或范畴学走向。
从西方哲学在此后的发展历程来看,宇宙本体论在历经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之后,又逐渐演变为对超验对象,比如灵魂、世界、上帝、现象背后的本体等的探究,试图发现世界的第一因、终极目的和最高法则。但随着近代实证科学的兴起,这种本体论在经过休谟、康德、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不断批判与拒斥之后,逐渐淡出了本体论的主流,其研究对象在相当程度上也已为自然科学,如宇宙生成学、生物进化论、天体物理、生物化学等瓜分和取代。与之不同,以范畴和先验原理探究为主要内容的范畴本体论却在西方哲学史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一种悠久深厚的传统:近代的唯理论者笛卡尔试图将形而上学建构成为一个绝对自明、有资格成为一切知识的根本基础或最高原理的科学;现代哲学家中,斯特劳森(Peter Strawson)的描述形而上学试图通过对语言用法的分析来揭示我们实际的思维结构,胡塞尔的现象学试图通过对“意向结构”的描述克服自然科学的“基础危机”……这些努力都在不同程度上沿袭并深化了范畴本体论的传统,并试图将范畴本体论发展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这方面,康德对科学形而上学的设想和建构具有典型的意义。康德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一般形而上学”和“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前者是指以超越者,如灵魂、世界、上帝等为探究对象的传统形而上学,后者则是指以纯粹理性先天原理为探究对象的形而上学。康德在认知的意义上否定了前者之后,又试图通过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建构后者。其实,他的三大《批判》便可以看作是对人类精神世界中认识、道德和审美等领域先天原理的揭示和阐述,这些揭示和阐述为科学形而上学勾画出了一个宏观的轮廓,并为这种形而上学的最终建立在目标、方向和方法上打下了基础。由此可见,尽管康德曾多次声明他的这种批判只是通向科学形而上学的导论,但从康德批判哲学的总体意图来看,这实际上不过是自谦之辞。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哲学实际上主要是围绕形而上学展开的。他的三大《批判》与其说是对形而上学的消除,不如说是对形而上学的改造和重建。康德这种以人类精神领域先天原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形而上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范畴本体论的深化和发展。〔17〕

在宇宙本体论为科学理性所解构,范畴本体论又转变成了科学之后,我们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形而上学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细究之下不难发现,这里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需要先行回答的问题:形而上学是否只有上述两种形态?笔者认为,在范畴本体论与宇宙本体论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形态的形而上学:意义本体论。
“意义”本身可以有认知、评价(如道德、审美)、语言分析等多方面的涵义。在认知的层面,意义展示为对实然的把握;在评价的层面,意义则与应然的设定相联系;在语言的层面,逻辑实证论者则将语词和命题的意义理解为与之相对应的“所指”(事物、事态或事实等),并根据命题的类别确定了相应的意义标准。笔者所谓“意义本体论”中的“意义”则主要是就存在的意义,即人生价值的终极安顿而言。 与前两者不同,意义本体论肇端于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反思和追问,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本身,着力于对意义之本、价值之源的探究和建构。中国传统儒学中的心性本体论,现代西方哲学中海德格尔的“此在”形而上学,都是典型的意义本体论。就前者而言,个体通过尽心、知性、知天,所获得的不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而是应当如何存在的实践智慧。心性所担负的主要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后者而言,“此在”不同于其它“在者”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现成存在者”,没有任何预先给定的本质,而是始终对自己之“在”可以有所作为的“能在”。“此在”通过自身的操心、操劳、领会、言说、决心、筹划和行动不仅建构了自身,同时也建构和敞开了“周围世界”和“共在世界”。这表明“此在”本体论实际上是一种意义本体论。它向我们昭示,在“上帝退隐”之后,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自己担负起自己的存在。 从历史上看,意义本体论往往与宇宙本体论相纠缠,从而表现出了颇为复杂的形态:儒家将心性作为意义和价值的本源,但同时又将心性理解为天道的内化;基督教的上帝不仅是生命意义的来源,也是自然的创造者;科玄论战以来,中国现代哲学家所理解的“玄学”大都既牵涉到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指向宇宙本体,无论是熊十力,还是冯友兰,他们所建构的形而上学都同时具有意义本体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双重内涵。 不过,上述纠缠并不能从根本上妨碍我们对三种本体论的宏观划分。从问题视域上看,虽然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都是对宇宙人生的超越性追问,但各自所针对和所要回答的问题并不相同:宇宙本体论要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范畴本体论要回答的是“人何以能够思议和言说这个世界?”,意义本体论要回答的则是“人为什么而存在?”,即试图从终极的层面回答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以此求得生命意义的寄托和人生的安顿。如果说宇宙本体论与范畴本体论本质上都具有认识论的倾向(前者试图把握整个世界的终极真理,后者则是对人类精神深层结构的探寻),那么,意义本体论则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存在特征,它本质上是一种生命的学问,具有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需要哲学家自身的人格来担当。 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中国学界一般认为,形而上学从内容上包含宇宙论(Cosmology)和本体论(Ontology),前者侧重于对宇宙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的探讨,后者侧重于对存在根据的寻求。而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这种望文生义式的理解显然遗漏了本体论在巴门尼德和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原初含义:对存在于语言和思维中的逻辑本性的探讨(“是”论)。本文将形而上学从总体上划分为范畴本体论、宇宙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意在囊括本体论一词在中、西方哲学中已经形成的多重内涵。本文认为,哲学的核心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核心是本体论。事实上,就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而言,对世界生成演化图景的勾画往往以对世界本源的探讨为出发点,逻辑本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思维领域中的本体,对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则可以看作是对意义本体的寻求。就此而言,如果不局限于“本体”一词在西方哲学中的原初涵义而就汉语中的意义而言,形而上学的三种形态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关于“本体”、“本源”的理论,因此,都不妨用“本体论”来概括和称谓。

按照德国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理解,康德之后,人类便步入了一个“后形而上学”的时代。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必须放弃对整体、大全和作为“这个世界”意义来源的超验本体的寻求。依哈氏之见,个体的生活历史和主体间的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生活世界(即我们生活和置身其中的现实世界)。作为前反思的、背景性的存在,生活世界是一切追问的自然源头,也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前提。传统形而上学所追问的整体、大全或超验本体本质上是生活世界的整体性被对象化、实体化之后所产生的先验幻相,是对生活世界整体性的扭曲。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必须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先验幻相,放弃将生活世界整体性对象化的企图。但为了保持对生活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克服伴随现代化而来的价值领域(如科学、道德、艺术等)之间的分裂以及日常生活与专家文化之间紧张,哲学又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与整体性的关联(不过,这种整体性是一种生活世界非对象化的真实的整体性)。〔18〕 不难看出,生活世界在哈贝马斯这里,已经具有某种本体的意味。换言之,哈氏在拒斥虚构的超验本体的同时,又在一定意义上将生活世界本身变成了新的本体。在哈氏力主回归生活世界的背后,似乎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生活世界是唯一健康和真实的世界。但我们有理由反问:生活世界既然是一个健康而无需“治疗”的世界,又为何要保持对它的反思和批判呢?从逻辑上看,任何反思和批判都隐含着对某种先在价值的确认,正是这种先在的价值构成了反思和批判的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蕴含价值理想的意义本体,又如何展开对这个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呢?从更深的层面看,在“上帝退隐”、本体消解的后形而上学时代,如何遏制社会生活日益严重的表面化、平面化趋势,如何规避存在的“无根化”所带来的虚无感和荒谬感,如何防止生命的物化和堕落,恢复生命的庄严和神圣,如何保持对存在本身的敬畏……这些问题的解决似乎都有赖于意义本体的重构。
韦伯认为,科学理性的蔓延使普世性的价值系统分崩离析,统一的世界变成“文明的碎片”。在经验和逻辑的催逼拷问之下,已不再存在任何普遍必然的价值本体。〔19〕然而,科学在解构已有的价值本体之后,却无法、同时也拒绝对人生的意义作出任何说明。这表明,在后形而上学时代,科学虽然可以使人“头脑清明”(马克思·韦伯语),却无法为人生提供意义。科学对意义和价值的无能为力似乎正好为意义本体论留下了一块自由活动与创造的空间。
事实上,综观形而上学的三种形态,联系近代以来科学理性对形而上学的攻击和诘难,我们不难发现,真正为科学理性所不容的乃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则在某种意义上转化成了科学,而意义本体论尽管遭到过来自实证主义、分析哲学、尼采、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的种种攻击,但这种攻击的结果最终所改变的不过是意义本体论的存在方式而已:尼采在宣布“上帝死了”以后,又迫不及待地抬出了体现“强力意志”的“超人”;海德格尔在摧毁传统以“在者”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之后,又将“此在”推向了意义本体的宝座;世界观解咒(disenchantment)导致终极本体的消解,然而,面对各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甚嚣尘上,人们终久无法忍耐存在的“无根化”所带来的虚无感和荒谬感的折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践”、“生活世界”、无限的“不在场”(存在的“无底深渊”)、以及被改装以后的“上帝”等观念才纷纷登场亮相,试图填补意义本体的空缺。这些事实表明,意义本体的探寻和建构,实则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反思和追问,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存在的深度,深刻地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它启示我们,在后形而上学时代,意义本体论仍然可以作为形而上学的存在样式,就此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本体论(ontology)和存在论之间有区别吗


没有区别,它们是一样的。“本体论”和“存在论”都是ontology的中译,主要是研究“存在”/“是”/being/Sein。

本体论就是存在论。哲学上这个问题的争论实际上是概念模型的争论。现实中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存在,不存在终极意义上的“存在”问题。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系统之中,有时人们生活在现实系统(可以观察、感觉的系统),有时人们生活在虚拟系统;有时人们生活在企业工作系统,有时人们又生活在象棋游戏系统。

由于人们观察事物系统测量尺度不同、抽象的对象与关系不同,观察目的与观察环境不一致,因此人们在不同的系统中观察认识到的对象和对象属性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平时所谓的存在、意义、知识,都必须相对特定的系统与确定观察范式而言的。没有离开一切系统和观察范式的抽象的形而上学实在、意义、属性和知识这样的东西。

数字1、2、3,符号+、-、×、÷,在现实或者说在三维世界中是看不到的,不存在的。但是作为自然数模型系统的要素,以及数字模型关系的主体间约定,这些东西有是真实存在的,存在于理性观念系统中,可以运用数学等理性手段加以证实。

经济人,作为经济主体的理想模型,不是现实的感觉的存在的。但是,作为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式的要素,它在经济认识系统中是真实存在、可以测量把握的。它们抽象出的共有属性——数量属性与数量关系属性、人在局限条件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属性,真实的存在于具体事物与具体的人身上。

当人们把数学关系式代入现实对象,将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式代入现实的人,它们都是可以从具体事物对象身上抽象出真实的和可以经验证实的与观念模型相近相似的属性。


ontology和epistemology到底不同在哪


1、性质不同

认识论(epistemology),个体的知识观,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

本体论(Ontology),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2、内容不同

认识论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长久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体论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


什么叫本体论


本体论就是存在论。存在论就是有的意思,支持者所有的概念。如果没有那么就没有可说的。解释是支撑的东西,根本的意思。
唯物主义存在论就是物质决定精神(意识)的观念,也就是认为存在的是物质,而不是精神的存在。精神存在就是柏拉图的桌子,只有概念的桌子是不灭的,是永恒存在的,而物质的都是欠缺的,消逝的。物质存在是指亚里士多德的物体存在了,然后才有概念的(也就是有实体了才有性质和种属关系)。但是亚里士多德没有演化的思想,所以概念是静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认为发展的实体(物质)才是存在的形式。
显然是认同的,马克思哲学本身就是本体论的,应该没有否定本体论的哲学吧。

请问什么叫本体论


本体论:
Ontology(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ό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ό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的“存在”。“本体”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有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逐步逼近于对being 的探讨。之后的巴门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并且认为存在永存不变,仅有思维与之同一,亦仅有思维可以获致此真理;而从感觉得来者仅为意见,从意见的观点看,则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从而有变灭。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 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对于被“是者”所分有的“是”,仅只能由思维向超验之域探寻,而不能由感觉从经验之中获取;此在超验之域中寻得之“是”,因其绝对的普遍性和本原性,必然只能是一。不过,这一点只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才能真有领会,与他同时的希腊哲人或多或少地有所忽略。因而,如原子论者虽然也区分了真理认识和暗昧认识,认识到思维与感觉的不同;但其探寻的“本原”可否由经验获致却极模糊,因而实际上并未能区分超验和经验。而在苏格拉底那些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中,已破除了经验归纳方法获取真理的可能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鲜明地以超验世界的“理念”为真理之根本。
本体论的研究: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巴门尼德提出了唯一不变的本原“存在”,使关于存在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实体,而实体或本体的问题是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他认为研究实体或本体的哲学是高于其他一切科学的第一哲学。从此,本体论的研究转入探讨本质与现象、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等的关系。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笛卡尔首先把研究实体或本体的第一哲学叫做“形而上学的本体论”。17~18世纪,莱布尼茨及其继承者沃尔夫试图通过纯粹抽象的途径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一般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形而上学,即独立的本体论体系。沃尔夫把一般、晋遍看作是脱离个别、单一而独立存在的本质和原因。康德一方面认为建立抽象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不可能,本体论要强研究的只能是事物的普遍性质及物质的存在与精神存在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又用与认识论相割裂的、先验的哲学体系来代替本体论。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原则,并从纯存在的概念出发构造了存在自身辩证发展的逻辑体系。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些流派(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等)反对任何形而上学和本体论。但也有些人试图重新建立关于存在学说的本体论,如胡塞尔的“先验的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哈特曼的“批判本体论”等,他们往往借助于超感觉和超理性的直觉去建立概念体系,其观点带有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且往往同错误的社会观点相联系,为宗教哲学所支持。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1)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2)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3)主观精神,如“心”。这三种观点分别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有些学者用“本体论”一词专指那种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物质世界存在依据的唯心主义学说,如魏晋时期王弼的贵无论。
编辑本段本体论其他表述
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概念,它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问题。但近几十年里,这个词被应用到计算机界,并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以及数据库理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本体论,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固定的应用领域。斯坦福大学的Gruber给出的定义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可,即本体论是对概念化的精确描述(Gruber,1995),本体论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
在实现上,本体论是概念化的详细说明,一个Ontology往往就是一个正式的词汇表,其核心作用就在于定义某一领域或领域内专业词汇的还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如同工程一座大厦的基石,为交流各方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这一系列概念的支持下,知识的搜索、积累和共享的效率将大大提高,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重用和共享也成为可能。
本体论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领域、通用、应用和表示。领域本体包含着特定类型领域(如电子、机械、医药、教学)等的相关知识,或者是某个学科、某门课程中的相关知识;通用本体则覆盖了若干个领域,通常也称为核心本体;应用本体包含特定领域建模所需的全部知识;表示本体不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还提供了用于描述事物的实体,如“框架本体”,其中定义了框架、槽的概念。
可见,本体论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教学领域而言,如果说某门课程中的概念、术语及其关系看成是特定的应用本体,那么所有课程中的共同的概念和特征则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编辑本段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本体
在实际的应用中,本体论学者、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情报学(图书馆学)甚至任何一个具有大量需要归类和划分信息的部门及领域都可以成为本体论的应用对象。本体论的基本元素是词汇(term)/概念(concept),转而构成同质化的类(class)和子类(sub-class),然后各个类和概念之间加入了适合的关系(relation)后,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本体。概念和类皆用来表达词汇本身,而关系则为词汇提供连接(mapping),并加入限制条件(constraint),使之与现实情况相符合。
构建本体最为常用的软件是由斯坦福大学开发的Protege,最初是应用在医学领域,后来被逐渐的扩展至其它领域。该软件本身也是一个开源软件,用户可以在

ontology在计算机科学中到底是什么


种类”(kind)是指对那些具有共同性质的物体给出的一种范畴的划分,或者说所有这个种类中的成员都具有(也只有这个种类中的成员才能具有)这一组性质。更确切地说,对每一个种类K,就会有一组性质N,其中每一条性质都是必需的,而所有这些性质组合起来,就成了可以成为K的成员的充分条件;即,“x是K的成员,当且仅当x具有N中的每一条性质”。IDEF5是用以获取本体论的,要抓事物的本质,当然就要以种类的划分及其基本性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事物的性质,首先可以区分为“本质的”(essential)和“附属的”(accidental)两种。然而,IDEF5要用来获取企业本体论,问题会复杂得多,因此要把“种类”的定义作些灵活性的修正。把那一组用以确定种类K中成员的性质,称之为“限定性的性质”(defining properties)。
“种类”(kind)和其他数据模型中提到的“类型”(type)和“类”(class),都是对个体集合的分类,都是可以有多个示例的。但是,种类(kind)和类型(type)的实例是可以随时间改变的,但种类本身则不变。例如,“雇员”种类,并不因为一个企业雇员数目的增减、具体人员的变动而改变这个种类本身。而类(class)则有时依赖于一些可记录的个体的集合,略有差别。
性质和属性
本体论中要明确区分性质(property)和属性(attribute)。属性最好被看作一种函数,它一定要被赋予一个值。例如,属性“…的颜色”(简称“颜色”),就把每一个对象映射到它的颜色;属性“…的年龄”(简称“年龄”),就要把每个雇员映射到他/她的年龄。而性质则是直观的,事物的特征,所有个体所共同具有的一般抽象的特征。
事物总要求显示某种属性值。事物的“颜色”(属性)是红的(属性值),则其有性质“是红色的”。雇员的“年龄”(属性)是40(属性值),他就有一条性质“年龄是40岁”。
在建立本体论的实践中有时分不清性质和属性,所以IDEF5中有时用一个中性名词“特征”(characteristic),包容了这两个词。
关系
除了各个个体的性质和属性,本体论中当然要考虑个体之间的连接或关联,称之为“关系”(relation)。例如,“工作在…”关系,就是一个雇员与其所工作的部门之间的关系。 “关系”是可以多重示例的,并且是强制性的。在本体论中,一般说“关系”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但并不排斥存在于三个以上个体之间的关系。
二阶性质和关系
上面说到了“性质”和“个体”。显然,这是不同逻辑类型的东西。性质是不同个体间共有的抽象的通用的特征。同样,关系也是不同的成对的(或三个以上)个体之间共有的通用的关联。因此,性质和关系是从个体的特征中抽象出来的,就被认为是一种更高的(更抽象的)逻辑类型。
如果把个体看作是“一阶对象”(first-order objects),一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就叫做一阶性质和关系(first-order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然而存在于个体之间的性质和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可识别的(虽然是抽象的)对象,因为它们比普通一阶对象在抽象程度上高了一级,被看作是更高的逻辑类型,就称之为“二阶对象”(second-order objects)。而一阶性质和关系作为一种对象,它们也有自己的性质(就不是用于个体的),例如,性质“具有至少一个实例”。这种性质因是用于二阶对象的故称为“二阶性质”(second-order properties)。另外,二阶对象相互之间存在着关系,例如,在两个种类之间存在的“具有比…更多的实例”关系。又如,存在于一个给定种类和包含着它的一个更通用的种类之间的“子种类”(subkind)关系;人类是哺乳类的子种类,数控机床是机器的子种类。有些二阶关系把个体作为其变元,如“是…的实例”关系,就存在于一个个体a与一个种类K之间(当a是K的一个实例时)。这种不同逻辑类型对象之间存在的混合类型关系,也称为是二阶的。因此,二阶关系(second-order relation)就是至少包含一个一阶性质或关系作为其变元的一种关系。
部分、整体和复杂种类
实际上IDEF5中有很多种类的个体,其本身就是由许多各种“种类”的其它对象所组成的复杂种类。一般来说,这些个体所以被看作是简单的,只是因为在那个研究场合下,不必要考虑其合成特性。而同一个事物,在另一些场合下,某个对象种类的合成特性要突出地考虑时,这个对象种类,就要把其它种类的对象看作其“部分”(或零件)(parts)。所以在IDEF5中有一个基本的“是…的部分”关系,存在于一个个体与将此个体作为其一部分的那个更复杂的个体之间。譬如,火花塞与引擎,就存在这种关系,读作“火花塞是引擎的一部分”。而这种具有其它“种类”作为其“部分”的种类,被称为“复杂种类”(complex kind)。
IDEF5中的“是…的部分”关系,也完全具有两个(高阶的)性质:
·反身性(reflexivity)----每个对象都是其本身的“部分”;
·传递性(transitivity)----对象a的部分的部分,也是a的部分。
譬如火花塞是引擎的“部分”(零件),引擎是汽车的“部分”,故火花塞也是汽车的“部分”。
过程、状态和过程种类
分析研究对象的种类,离不开实例所涉及的“过程”(processes)。过程涉及两类变化: “种类”的改变和“状态”的改变。例如,一个燃烧过程,一定数量的木头变换成了灰和煤气,木头本身被完全毁掉了,对象发生了“种类”的改变。另一种情况,如冰溶化为水,汽车喷上了另一种颜色的漆。对象本身性质没有变,只是“状态”(states)改变了。正象对象可以有“种类”,过程也有其通用的“种类”,不同的个别事件(events)就是其实例。然而,过程是指“发生的事物”,所以不仅要包含其它事物作为其“部分”(如前述“复杂种类”的实例),还要指出“发生”在一个时间段上,并表明事物在这个时间段内,至少某一部分时间内是“真”(true)的。由此特点,过程之间也是可以关联的,也可以存在“子种类”关系

古生物学及其内容


古生物学是以化石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地质时代中的生物及其发展演化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各地史时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一切与生物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

古生物学的基础工作包括化石的采集和发掘、处理和复原、鉴定和描述,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进而研究各类生物的形态、分类、生活方式、进化规律等,最终应用于其他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古生物学研究的化石中,有些生物体和化石个体较大,利用常规方法在肉眼下就能直接进行研究,这些化石称为大化石(macrofossil)。但是某些生物类别,如有孔虫、放射虫、介形虫、沟鞭藻和硅藻等,以及某些古生物类别的微小部分或微小器官,如牙形石、轮藻和孢子花粉等,形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辨认,这些化石称为微化石(microfossil)。对于微化石的研究必须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从岩石中将化石处理、分离出来,或磨制成切片,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这就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微体古生物学(Micropaleontology),其中包括专门研究古代植物繁殖器官孢子和花粉的孢粉学(Palynology),以及以更加微小的超微化石(nannofossil)为研究对象的超微古生物学(Ultramicropaleontology)。

此外,在古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与相关学科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系列边缘、交叉学科,如与地层学结合产生的生物地层学(Biostratigraphy)和生态地层学(Ecostratigraphy),与物理化学结合产生的分子古生物学(Molecular paleontology)和古生物化学(Paleobiochemistry),研究古代生物和无机、有机环境关系的古生态学(Paleoecology),专门研究古代生物生活活动遗迹及其生态环境的古遗迹学(Paleoichnology),研究地史时期动、植物地理分布的古生物地理学(Paleobiogeography)等等,以及研究古生物的结构构造,并用以启发各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而形成的古仿生学等,都是近几年以来飞速发展的新学科。

应当指出,古生物学首先是随着地质学发展而诞生的,主要为地质学,特别是为地史学服务的,为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确定地层时代,划分和对比地层,研究古地理、古气候以及成矿条件和地壳演变等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它与地质学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地貌年代的确定


1. 地貌年代的概念

地貌年代(age of landform)是指地貌形态形成的时间,也就是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地貌形态后距今的年代,比如在中更新世形成了一个洪积扇,那么这个洪积扇的地貌年代就为中更新世。但在自然界,地貌的形成比较复杂,有的地貌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河谷,从最初的冲沟逐渐发展而来,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甚至一直持续到现今还在形成之中; 而有的地貌形成时间较短,而且形成以后就比较稳定,如阶地、洪积扇等。对于第一类型地貌形成的年代,应是指最初已具备了较完整地貌形态的年代,如河谷的年代应是谷地中最老的阶地或河流沉积物的年代,所以一条河谷从上游到下游的形成年代并不相同,不同的河段形成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情况是从上游到下游的谷地形成时间逐渐变老。对于第二类型地貌年代的确定就比较简单,就是地貌形成后距今的年代。

根据地貌的保存特征,把地貌分成现代地貌和古地貌。所谓现代地貌就是指构成现代地表、与当地地貌形成动力条件相适应的地貌,如现今分布地表的绝大多数河谷、平原、盆地等。而古地貌(ancient landform)是指埋藏在地层中或根据沉积物恢复出来的地貌,如地层中的古风化壳、潜山、古湖盆等。

2. 地貌年代的确定

在地貌研究中,地貌年代的确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没有地貌的年代数据,也就不知道研究区的地貌演化历程。地貌的年代可分为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和形成的地质年代。

图 2-28 地貌的 3 种相互关系

(1)地貌形成相对顺序的确定

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又称地貌形成的相对年代(relative time),是指地貌形成的相对早晚关系。确定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可根据地貌之间的切割、掩埋和过渡关系来确定(图 2-28)。

地貌的切割关系 就是一个地貌被另一个地貌所切割,这是常见的一种关系。被切割的地貌形成早,而切割的地貌形成晚。如一些河流阶地就存在切割关系,第一级阶地切割第二级阶地,因此第一级阶地晚于第二级阶地(图 2-28a)。

地貌的掩埋关系 就是一个地貌被另一个地貌所覆盖。被覆盖的地貌形成时间早,而覆盖的地貌形成时间晚。如在埋藏阶地中,覆盖在上面的阶地晚于被覆盖的阶地(图 2-28b)。

地貌的过渡关系 同期形成的地貌具有过渡关系,就是在横向上一种地貌过渡到另一种地貌。如在河谷中,位于冲沟口附近的阶地在横向上常与同时代的洪积扇呈过渡关系(图 2-28c)。

(2)地貌形成地质年代的确定

地貌形成的地质年代是指地貌形成后距今的时间。这种年代通常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测年(radioactive isotope dating)、物理学方法测年(physical dating)、古生物学(paleontology)、考古学(archaeology)等方法来确定(详细内容见第十四章)。这些方法都可用于测定堆积地貌的年代。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如有14C 法、铀系法、钾-氩法等。

物理学方法测年 利用一些矿物的物理学性质进行测年,如有古地磁、热释光、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等。

古生物学和考古学 利用古生物化石或考古资料来确定地貌的年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物组合,根据化石的特征来确定地貌的年代。在考古学方面,不同时代的人类化石特征和人类文化特征是不同的,这也可确定地貌的年代。

宇宙核素法 上述的几种方法主要是确定堆积地貌的年代,而对于没有沉积物的侵蚀地貌或剥蚀地貌,上述方法常常难以达到,而宇宙核素的方法可解决这个问题,如有10Be、36Cl 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