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数讲解

怎样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初中函数?函数的基本讲解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5-17 23:56:18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大家好,关于函数讲解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怎样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初中函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怎样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初中函数

函数是刻画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数学模型。其在中学数学甚至在以后的继续学习中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也是整个数学体系的核心主线。

在初中阶段,函数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从函数的基本性质到函数的图象,再到函数的应用,都让不少同学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所以在学习与函数知识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深刻理解函数及其思想。在整个中学数学的课程中,学生们都需要不断地体会,理解函数的概念与思想。这也是关系到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生造的关键点。

讲解函数的概念应关注两个关键点

(1)自变量x的确定性;

(2) 因变量y的唯一性;

“唯一性”很好理解,即x与y的对应关系有2种

(1) x与y的对应关系是一对一;

(2) x与y的对应关系是多对一;

x与y的对应关系非一对多。

如果已知坐标系中的图像,判断是否为函数,只要过x轴上任意一点做y轴平行线其与图像的交点不超过2个即可。

那么怎么理解自变量x的“确定性”呢?

其实变量按性质可分为“确定性变量”与“随机变量”两种。

确定性变量影响变量值变化的因素是明确的,因而变量的变化方向和变动程度是可确定的;

随机变量恰相反,影响变量值变化的因素是不明确的,因而变量的变化方向和变动程度是不可确定的。

作为数学概念出现的确定性变量与随机变量(确切地说,应该是确定性应变量、随机应变量),从根本上说就是上述必然性与偶然性在数量关系上的对应物。

下面利用图表的形式就初中阶段学习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和解读。

1、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

2、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3、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

初中阶段学习函数一般是按照下面的过程来学的,高中其实也差不多。

例如:

看完下面函数知识口诀,或许可发现初中数学函数知识没那么复杂这么简单。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正比函数图直线,经过和原点。K 正一三负二四,变化趋势记心间。K 正左低右边高,同大同小向爬山。K 负左高右边低,一大另小下山峦。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一次函数是直线,图象经过三象限,正比(例)函数它更简,经过原点一线牵;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要分辨,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右下斜,一增一减反着变。

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

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显;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联合a、c定顶点;顶点坐标最重要,配方以后它就到,横坐标是对称轴,纵坐标把最值找。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得远;k为正来一三(象)限,k为负时二四限;一三象限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开变。二四象限正相反,两个分支各自添;上下左右靠近轴,永远与轴不沾边。

让他去运动,用运动学来讲函数,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画函数图,坚决不要直接把函数图像的样子摆给他,很多东西是需要他理解和感受的。而且函数图像要多画,也是理解函数与方程的一种方式。

函数的基本讲解

三角函数基础知识适合初学的朋友锐角三角函数内容简介本节先研究正弦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通过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感受到不管直角三角形大小,只要角度不变,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分别都是常数,这为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作好铺垫.这样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函数的思想,由于教科书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正弦函数的概念,因此对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概念的讨论采用了直接给出的方式,具体的讨论由学生类比着正弦函数自己完成.教科书将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已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这两个相反方向的问题安排在一起,目的是体现锐角三角函数中角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本节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器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如何根据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角等内容.由于不同的计算器操作步骤有所不同,教科书只就常见的情况进行介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45°、60°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并会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2.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1.重点:正弦、余弦;正切三个三角函数概念及其应用.2.难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函数概念的讲解 自己的语言回答 通俗易懂 简洁

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3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定义域补充 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 2.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再注意:(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值域补充 (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2).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 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即记为C={ P(x,y) | y= f(x) , x∈A } 图象C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或直线),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Y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 (2) 画法 A、描点法: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x,y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x,y)为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P(x, y),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4三角函数)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 (3)作用: 1、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 发现解题中的错误. 4.快去了解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 5.什么叫做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 B” 给定一个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 说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①集合A、B及对应法则f是确定的;②对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它与从B到A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Ⅰ)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6. 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 ○1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2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3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要注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4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 注意啊: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列表法:便于查出函数值.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 补充一:分段函数 (参见课本P24-25) 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二: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 y=f=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例如: y=2sinX y=2cos(X2+1) 7.函数单调性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高一数学周期函数讲解是什么

高一数学周期函数讲解是如下:

1、对于函数y=f(x),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f(x+T)=f(x)都成立,那么就把函数y=f(x)叫做周期函数,不为零的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2、事实上,任何一个常数kT(k∈Z,且k≠0)都是它的周期。并且周期函数f(x)的周期T是与x无关的非零常数,且周期函数不一定有最小正周期。

3、若T(≠0)是f(x)的周期,则-T也是f(x)的周期。

4、若T(≠0)是f(x)的周期,则nT(n为任意非零整数)也是f(x)的周期。

5、若T1与T2都是f(x)的周期,则T1±T2也是f(x)的周期。

什么是函数请讲解清楚!

世间万物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之中,这种变化都可用计算纸(厘米纸)记录下来,它的图形就叫函数图,有的图形是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的如S=vt 距离=速度乘时间,等号左面的S叫函数也叫因变量,等号右边叫表达式t叫自变量,所以函数是由因变量自变量组成的一个数学表达式一般表示为y=f(x)也就是y是自变量x的函数.

求高一函数知识点讲解! 谢谢 听得明白 加分! 谢谢谢谢!

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1、映射(1)映射: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映射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注意点:(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2、函数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 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条件:三要素有两个相同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三、函数的值域1求函数值域的方法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的范围出发,推出y=f(x)的取值范围,适合于简单的复合函数;②换元法:利用换元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适合根式内外皆为一次式;③判别式法:运用方程思想,依据二次方程有根,求出y的取值范围;适合分母为二次且 ∈R的分式;④分离常数:适合分子分母皆为一次式(x有范围限制时要画图);⑤单调性法: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⑥图象法:二次函数必画草图求其值域;⑦利用对号函数⑧几何意义法:由数形结合,转化距离等求值域。主要是含绝对值函数四.函数的奇偶性1.定义: 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 ∈A,都有 ,则称y=f(x)为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 ∈A,都有 ,则称y=f(x)为奇函数。2.性质:①y=f(x)是偶函数 y=f(x)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 y=f(x)是奇函数 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②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0)=0③奇±奇=奇 偶±偶=偶 奇×奇=偶 偶×偶=偶 奇×偶=奇3.奇偶性的判断①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看f(x)与f(-x)的关系五、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 设 是定义在M上的函数,若f(x)与g(x)的单调性相反,则 在M上是减函数;若f(x)与g(x)的单调性相同,则 在M上是增函数。

初中数学函数怎么讲解

首先讲清楚函数最基础的概念,然后通过例子给学生画图像,并进一步分析图像性质。等学生了解时就开始拿题目出来,从最基础的考函数概念啊,图像性质啊,给点坐标求解析式啊这样一直往下深入,不说什么深入的题目,最起码把基础的题目给学生都做一下,普通考试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为了考虑一些难度高的试卷和比赛以及中考,要多拿深入的题给学生做。其实函数就是个纸老虎,根本就不难,讲也挺好讲的

可以帮我讲解一下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吗

1对数的概念 如果a(a》0,且a≠1)的b次幂等于N,即ab=N,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b,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由定义知: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②a》0且a≠1,N》0; ③loga1=0,logaa=1,alogaN=N,logaab=b. 特别地,以10为底的对数叫,记作log10N,简记为lgN;以(e=2.718 28…)为底的对数叫做,记作logeN,简记为lnN.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式子名称abN指数式ab=N(底数)(指数)(幂值)对数式logaN=b(底数)(对数)(真数) 3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a》0,a≠1,M》0,N》0,那么 (1)loga(MN)=logaM+logaN. (2)logaMN=logaM-logaN. (3)logaMn=nlogaM (n∈R). 问:①公式中为什么要加条件a》0,a≠1,M》0,N》0? ②logaan=? (n∈R) 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比较.(学生填表) 式子ab=NlogaN=b名称a—幂的底数 b— N—a—对数的底数 b— N—运 算 性 质am·an=am+n am÷an= (am)n= (a》0且a≠1,n∈R)logaMN=logaM+logaN logaMN= logaMn=(n∈R) (a》0,a≠1,M》0,N》0) 难点疑点突破 对数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a>0,,且a≠1? 理由如下: ①若a<0,则N的某些值不存在,例如log-28? ②若a=0,则N≠0时b不存在;N=0时b不惟一,可以为任何正数? ③若a=1时,则N≠1时b不存在;N=1时b也不惟一,可以为任何正数?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对数式的底是一个不等于1的正数? 解题方法技巧 1 (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①54=625;②2-6=164;③3x=27;④13m=5?73. (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①log1216=-4;②log2128=7; ③log327=x;④lg0.01=-2; ⑤ln10=2.303;⑥lgπ=k. 解析由对数定义:ab=N?logaN=b. 解答(1)①log5625=4.②log2164=-6. ③log327=x.④log135.73=m. 解题方法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必须并且只需紧紧抓住对数的定义:ab=N?logaN=b.(2)①12-4=16.②27=128.③3x=27. ④10-2=0.01.⑤e2.303=10.⑥10k=π. 2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x的值: (1)log8x=-23;(2)log2(log5x)=0; (3)logx27=31+log32;(4)logx(2+3)=-1. 解析(1)对数式化指数式,得:x=8-23=? (2)log5x=20=1. x=? (3)31+log32=3×3log32=?27=x? (4)2+3=x-1=1x. x=? 解答(1)x=8-23=(23)-23=2-2=14. (2)log5x=20=1,x=51=5. (3)logx27=3×3log32=3×2=6, ∴x6=27=33=(3)6,故x=3. (4)2+3=x-1=1x,∴x=12+3=2-3. 解题技巧 ①转化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数式与指数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解决有关问题时,经常进行着两种形式的相互转化. ②熟练应用公式:loga1=0,logaa=1,alogaM=M,logaan=n.3 已知logax=4,logay=5,求A=〔x·3x-1y2〕12的值. 解析思路一,已知对数式的值,要求指数式的值,可将对数式转化为指数式,再利用指数式的运算求值; 思路二,对指数式的两边取同底的对数,再利用对数式的运算求值? 解答解法一∵logax=4,logay=5, ∴x=a4,y=a5, ∴A=x512y-13=(a4)512(a5)-13=a53·a-53=a0=1. 解法二对所求指数式两边取以a为底的对数得 logaA=loga(x512y-13) =512logax-13logay=512×4-13×5=0, ∴A=1. 解题技巧 有时对数运算比指数运算来得方便,因此以指数形式出现的式子,可利用取对数的方法,把指数运算转化为对数运算.4 设x,y均为正数,且x·y1+lgx=1(x≠110),求lg(xy)的取值范围. 解析一个等式中含两个变量x、y,对每一个确定的正数x由等式都有惟一的正数y与之对应,故y是x的函数,从而lg(xy)也是x的函数.因此求lg(xy)的取值范围实际上是一个求函数值域的问题,怎样才能建立这种函数关系呢?能否对已知的等式两边也取对数? 解答∵x》0,y》0,x·y1+lgx=1, 两边取对数得:lgx+(1+lgx)lgy=0. 即lgy=-lgx1+lgx(x≠110,lgx≠-1). 令lgx=t, 则lgy=-t1+t(t≠-1). ∴lg(xy)=lgx+lgy=t-t1+t=t21+t. 解题规律 对一个等式两边取对数是解决含有指数式和对数式问题的常用的有效方法;而变量替换可把较复杂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设S=t21+t,得关于t的方程t2-St-S=0有实数解. ∴Δ=S2+4S≥0,解得S≤-4或S≥0, 故lg(xy)的取值范围是(-∞,-4〕∪〔0,+∞). 5 求值: (1)lg25+lg2·lg50+(lg2)2; (2)2log32-log3329+log38-52log53; (3)设lga+lgb=2lg(a-2b),求log2a-log2b的值; (4)求7lg20·12lg0.7的值. 解析(1)25=52,50=5×10.都化成lg2与lg5的关系式. (2)转化为log32的关系式. (3)所求log2a-log2b=log2ab由已知等式给出了a,b之间的关系,能否从中求出ab的值呢? (4)7lg20·12lg0.7是两个指数幂的乘积,且指数含, 设x=7lg20·12lg0.7能否先求出lgx,再求x? 解答(1)原式=lg52+lg2·lg(10×5)+(lg2)2 =2lg5+lg2·(1+lg5)+(lg2)2 =lg5·(2+lg2)+lg2+(lg2)2 =lg102·(2+lg2)+lg2+(lg2)2 =(1-lg2)(2+lg2)+lg2+(lg2)2 =2-lg2-(lg2)2+lg2+(lg2)2=2. (2)原式=2log32-(log325-log332)+log323-5log59 =2log32-5log32+2+3log32-9 =-7. (3)由已知lgab=lg(a-2b)2 (a-2b》0), ∴ab=(a-2b)2, 即a2-5ab+4b2=0. ∴ab=1或ab=4,这里a》0,b》0. 若ab=1,则a-2b《0, ∴ab=1( 舍去). ∴ab=4, ∴log2a-log2b=log2ab=log24=2. (4)设x=7lg20·12lg0.7,则 lgx=lg20×lg7+lg0.7×lg12 =(1+lg2)·lg7+(lg7-1)·(-lg2) =lg7+lg2=14, ∴x=14, 故原式=14. 解题规律 ①对数的运算法则是进行同底的对数运算的依据,对数的运算法则是等式两边都有意义的恒等式,运用法则进行对数变形时要注意对数的真数的范围是否改变,为防止所以需要检验,如(3). ②对一个式子先求它的值,再求原式的值是代数运算中常用的方法,如(4).6 证明(1)logaN=logcNlogca(a》0,a≠1,c》0,c≠1,N》0); (2)logab·logbc=logac; (3)logab=1logba(b》0,b≠1); (4)loganbm=mnlogab. 解析(1)设logaN=b得ab=N,两边取以c为底的对数求出b就可能得证. (2)中logbc能否也换成以a为底的对数. (3)应用(1)将logab换成以b为底的对数. (4)应用(1)将loganbm换成以a为底的对数. 解答(1)设logaN=b,则ab=N,两边取以c为底的对数得:b·logca=logcN, ∴b=logcNlogca.∴logaN=logcNlogca. (2)由(1)logbc=logaclogab. 所以 logab·logbc=logab·logaclogab=logac. (3)由(1)logab=logbblogba=1logba. 解题规律 (1)中logaN=logcNlogca叫做对数,(2)(3)(4)是(1)的推论,它们在对数运算和含对数的等式证明中经常应用.对于对数的,既要善于正用,也要善于逆用.(4)由(1)loganbm=logabmlogaan=mlogabnlogaa=mnlogab. 7 已知log67=a,3b=4,求log127. 解析依题意a,b是常数,求log127就是要用a,b表示log127,又3b=4即log34=b,能否将log127转化为以6为底的对数,进而转化为以3为底呢? 解答已知log67=a,log34=b, ∴log127=log67log612=a1+log62. 又log62=log32log36=log321+log32, 由log34=b,得2log32=b. ∴log32=b2,∴log62=b21+b2=b2+b. ∴log127=a1+b2+b=a(2+b)2+2b. 解题技巧 利用已知条件求对数的值,一般运用和对数运算法则,把对数用已知条件表示出来,这是常用的方法技巧?8 已知x,y,z∈R+,且3x=4y=6z. (1)求满足2x=py的p值; (2)求与p最接近的整数值; (3)求证:12y=1z-1x. 解析已知条件中给出了指数幂的连等式,能否引进中间量m,再用m分别表示x,y,z?又想,对于指数式能否用对数的方法去解答? 解答(1)解法一3x=4y?log33x=log34y?x=ylog34?2x=2ylog34=ylog316, ∴p=log316. 解法二设3x=4y=m,取对数得: x·lg3=lgm,ylg4=lgm, ∴x=lgmlg3,y=lgmlg4,2x=2lgmlg3,py=plgmlg4. 由2y=py, 得 2lgmlg3=plgmlg4, ∴p=2lg4lg3=lg42lg3=log316. (2)∵2=log39《log316《log327=3, ∴2《p《3. 又3-p=log327-log316=log32716, p-2=log316-log39=log3169, 而2716《169, ∴log32716《log3169,∴p-2》3-p. ∴与p最接近的整数是3. 解题思想 ①提倡一题多解.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应用了不同的知识或者是相同知识的灵活运用,既发散了思维,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②(2)中涉及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这是同底的两个对数比大小.因为底3》1,所以真数大的对数就大,问题转化为比较两个真数的大小,这里超前应用了的,以鼓励学生超前学习,自觉学习的学习积极性.(3)解法一令3x=4y=6z=m,由于x,y,z∈R+, ∴k》1,则 x=lgmlg3,y=lgmlg4,z=lgmlg6, 所以1z-1x=lg6lgm-lg3lgm=lg6-lg3lgm=lg2lgm,12y=12·lg4lgm=lg2lgm, 故12y=1z-1x. 解法二3x=4y=6z=m, 则有3=m1x①,4=m1y②,6=m1z③, ③÷①,得m1z-1x=63=2=m12y. ∴1z-1x=12y. 9 已知正数a,b满足a2+b2=7ab.求证:logma+b3=12(logma+logmb)(m》0且m≠1). 解析已知a》0,b》0,a2+b2=7ab.求证式中真数都只含a,b的一次式,想:能否将真数中的一次式也转化为二次,进而应用a2+b2=7ab? 解答logma+b3=logm(a+b3)212= 解题技巧 ①将a+b3向二次转化以利于应用a2+b2=7ab是技巧之一. ②应用a2+b2=7ab将真数的和式转化为ab的乘积式,以便于应用对数运算性质是技巧之二.12logma+b32=12logma2+b2+2ab9. ∵a2+b2=7ab, ∴logma+b3=12logm7ab+2ab9=12logmab=12(logma+logmb), 即logma+b3=12(logma+logmb). 思维拓展发散 1 数学兴趣小组专门研究了科学记数法与常用对数间的关系.设真数N=a×10n.其中N》0,1≤a《10,n∈Z.这就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真数N.其科学性体现在哪里?我们只要研究数N的常用对数,就能揭示其中的奥秘. 解析由已知,对N=a×10n取常用对数得,lgN=n+lga.真数与对数有何联系? 解答lgN=lg(a×10n)=n+lga.n∈Z,1≤a《10, ∴lga∈〔0,1). 我们把整数n叫做N的常用对数的首数,把lga叫做N的常用对数的尾数,它是正的纯小数或0. 小结:①lgN的首数就是N中10n的指数,尾数就是lga,0≤lga《1; ②相同的不同正数它们的常用对数的尾数相同,只是首数不同; ③当N≥1时,lgN的首数n比它的整数位数少1,当N∈(0,1)时,lgN的首数n是负整数,|n|-1与N的小数点后第一个不是0的前的零的个数相同. 师生互动 什么叫做科学记数法? N》0,lgN的首数和尾数与a×10n有什么联系? 相同的不同正数其常用对数的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2 若lgx的首数比lg1x的首数大9,lgx的尾数比lg1x的尾数小0?380 4,且lg0.203 4=1.308 3,求lgx,x,lg1x的值. 解析①lg0.203 4=1?308 3,即lg0.203 4=1+0.308 3,1是对数的首数,0.308 3是对数的尾数,是正的纯小数;②若设lgx=n+lga,则lg1x也可表出. 解答设lgx=n+lga,依题意lg1x=(n-9)+(lga+0.380 4). 又lg1x=-lgx=-(n+lga), ∴(n-9)+(lga+0?380 4)=-n-lga,其中n-9是首数,lga+0?380 4是尾数,-n-lga=-(n+1)+(1-lga),-(n+1)是首数1-lga是尾数,所以: n-9=-(n+1) lga+0.380 4=1-lga?n=4, lga=0.308 3. ∴lgx=4+0.308 3=4.308 3, ∵lg0.203 4=1.308 3,∴x=2.034×104. ∴lg1x=-(4+0.308 3)=5.691 7. 解题规律 把lgx的首数和尾数,lg1x的首数和尾数都看成未知数,根据题目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再由同一对数的首数等于首数,尾数等于尾数,求出未知数的值,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3 计算: (1)log2-3(2+3)+log6(2+3+2-3); (2)2lg(lga100)2+lg(lga). 解析(1)中.2+3与2-3有何关系?2+3+2-3双重根号,如何化简? (2)中分母已无法化简,分子能化简吗? 解题方法 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抓住特点、找出明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要被表面的繁、难所吓倒.解答(1)原式=log2-3(2-3)-1+12log6(2+3+2-3)2 =-1+12log6(4+22+3·2-3) =-1+12log66 =-12. (2)原式=2lg(100lga)2+lg(lga)=2〔lg100+lg(lga)〕2+lg(lga)=2〔2+lg(lga)〕2+lg(lga)=2. 4 已知log2x=log3y=log5z《0,比较x,3y,5z的大小. 解析已知是对数等式,要比较大小的是,能转化成指数幂,所以,对数等式应设法转化为指数式. 解答设log2x=log3y=log5z=m《0.则 x=2m,y=3m,z=5m. x=(2)m,3y=(33)m,5z=(55)m. 下面只需比较2与33,55的大小: (2)6=23=8,(33)6=32=9,所以2《33. 又(2)10=25=32,(55)10=52=25, ∴2》55. ∴55《2《33. 又m《0, 图2-7-1考查y=(2)x,y=(33)x,y=(55)x在第二象限的图像,如图2-7-1? 解题规律 ①转化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数与指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解决有关问题时要充分注意这种关系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②比较指数相同,底不同的指数幂(底大于0)的大小,要应用多个在同一坐标系中第一象限(指数大于0)或第二象限(指数小于0)的性质进行比较? ①是y=(55)x,②是y=(2)x,③是y=(33)x.指数m《0时,图像在第二象限从下到上,底从大到小.所以(33)m《(2)m《(55)m,故3y《x《5z.

指数函数公式 公式讲解

1、公式:(x^a)=ax^(a-1)。 2、证明:y=x^a取对数lny=alnx两边对x求导(1/y)*y=a/x所以y=ay/x=ax^a/x=ax^(a-1)y=a^x。 3、两边取对数:lny=xlna两边同时对x求导数:==》y/y=lna==》y=ylna=a^xlna。 4、指数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函数。应用到值e上的这个函数写为exp(x)。还可以等价的写为e,这里的e是数学常数,就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近似等于 2.718281828,还称为欧拉数。一般地,y=a^x函数(a为常数且以a》0,a≠1)叫做指数函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 。

指数函数讲解

如果x^n=a,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其中n大于1,且n属于N*(正整数集) 函数y=a^x(a大于0,且a不等于1)叫做指数函数 当a大于0小于1时指数函数是减函数;当a大于1时,指数函数是增函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都在x轴的上方,且无限靠近x轴;都经过过y轴上1这个点。

关于函数讲解,怎样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初中函数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