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gnitive bia

cognitive(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es)那么多,该怎么分类)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01-10 05:17:04 浏览8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es)那么多,该怎么分类

感谢电脑合成技术,我现在正盯着照片里那个20年之后我仔细观察。我尚未步入老年,但我仍想要尝试摆脱掉某些偏见:在面对两件离当下有着不同时间距离的两件事时,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在时间上离现在更近的那件事看得更为重要。这种偏见被称为双曲折扣(hyperbolic discounting),众多相关学术研究提到,双曲折扣这一偏见一旦在人的身上扎根,就会难将其彻底铲除。

而这种偏见在涉及到钱的问题上就格外明显了。当被问是倾向于选择今天拿 150 美金还是一个月之后拿 180 美金,人们倾向于选择今天拿 150 美金。然而放弃 20% 的投资回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一点在同一个问题换一个时间概念之后你就能看得更清楚。当被问道是愿意在一年之后拿 150 美金还是在十三个月之后拿 180 美金,人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多等一个月多拿三十美金。

现时偏好,也就即时奖赏不但只是能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它同样也真实存在现实世界中。这个现象在美国尤为明显,大部分美国人很少会为退休后的自己攒钱,即使这些人赚到钱完全能覆盖他们的日常开销还有余,但他们也是没能避免现时偏好的影响。

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 Hal Hershfield 教授利用照片,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Hershfield 教授在 UCLA 的教授市场营销学,他的研究源于一个理念——未来的自己是陌生的。 早在 2011 年,Hershfield 教授就在文章中提出,“存款就好比让你在今天花钱和在多年之后把钱送给的一个陌生人之间做出选择”。这篇文章围绕着 Hershfield 和其团队所做的研究。他们给部分参与调查的学生看他们 70 岁时的照片,当然这都是些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合成的照片。然后,他们问这些学生,假如现在你突然间获得了 1000 美金,你们会做些什么呢?看到过自己老年图像的那部分学生们,他们平均愿意将这1000美金中的 172 美金存入到自己的退休金中。这个数额几乎是那些没看过自己模拟年老图像的学生的两倍,后者愿意存入退休金的数目平均仅为 80 美金。

我不在年轻了,我已经六十多岁了。Hershfield 教授给了我一张我 80 岁时的照模拟照片(照片中的我脸上老年斑密集,脸型还时相当不对称的,此外还有着痕迹很深的褶皱)。此外,他还给了我一张我女儿 10 多年后的模拟照片。Hershfield 教授解释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去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在我快离世时,我的孩子仍没能得到很好的照料,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在听见“偏见”一词时,出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通常会是关于种族歧视或时带有导向性的新闻报道。但是,与这两种偏见不一样的是,现时偏好隶属于认知偏差,而认知偏差则是那些扎根人脑的错误思维模式。它们的数量大得惊人,维基百科的认知偏差下就有整整 185 个从属条目,如:

归因偏差(actor-observer bias),即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往往会将原因落在他人的性格上或是在对他人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忽略掉来自外部的因素的影响,而到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时则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

还有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这个现象指的是未完成的或是中途被打断的工作要比那些已经完成的工作来得印象深刻。

当然了,在维基百科列出的这 185 个条目当中,有的条目是会令人有些困惑,或是感到不重要的。比方说,“宜家效应”(IKEA effect)说的是消费这对自己组装的产品的价值进行了不合理的高估,此种现象。还有的条目区别不明显,因此这个集合就显得相对冗杂。但事实上,这其中确实有那么100来个认知偏差是不断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而它们的出现就必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麻烦。

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得相当频繁,它指的是人们会猜测此前已多次出现的某事在往后出现的可能性不大;或是怀疑已经很久没有发生的某事在随后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赌徒谬论的思维方式就好比抛一枚硬币,认为正面连续出现5次,那么第6次就很有可能出现反面的情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第6次的结果中,正反两面出现的概率仍是五五开。

乐观偏差(optimism bias)说的是人们倾向于持续低估完成我们手头上的任何项目,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时间。

可利用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则让人们产生坐飞机要比开车更危险(坠机的画面远比车祸现场更让人记忆深刻,所以人们自然也就更容易在意识中捕捉到前者)的感觉。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人类在做决策时,会过度依赖于最先获得的资讯,也就是锚点。这种情况在,资讯为数字时尤为普遍。这就是为什么在讨价还价的谈判中,谈判者都会在最初刻意抛出过高或是过低的报价:谈判者都了解,这个数字将会成为接下来整个交易过程的“锚点”。有一个实验就准确地展现了这一效应:实验参与者被要求去仔细观察一个转轮,而这个转轮最终只会任意地停在 10 或 65 这两个数字中的一个。随后,研究人员让参与者们去猜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中占的比例。那些看到转轮最终停在 “10” 这个数字上的参与者们,他们给出的答案平均值为 25% ,而那些看到 “65” 上的参与者猜测的平均值则有 45%(在这个实验进行期间,这个问题的答案为28%)。

认知偏差不只停留在个人层面上。上一年,特朗普总统在做出增派驻阿富汗美国军的决策时,一种认知偏差就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沉没成本(决策的制定者们往往会忽略当下的选择与过往的决策没有任何关系。在评价某个决策时,比起更应关注的未来的结果,他们的纠结更在于此前已投去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

特朗普总统当时的发言是这样的:“我们需要一种光荣且持久的解决策略,得对得起此前我们所做出的巨大牺牲,特别是要对得起那些为此牺牲的人们。”

沉没成本的思维用已经损失的金钱来困住我们,继而做出更糟糕的投资;我们坚持吃光一顿难吃透顶的午饭,毕竟这是付了钱的;我们去打一场赢不了的战争,因为我们已经为其流了血和泪。然而,就以上所举的例子,容我直说,这些都是些垃圾般的想法。

“在我们将要酿成大错前,我们都渴望能听到拉响的警铃。然而,这样的铃并不存在。”—— 丹尼尔.卡尼曼

假如非得让我从所有的认知偏差中做出一个选择,那么我会选那个最普遍但也最危险的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误会将我们引向选择性回忆,趋势我们去搜集岁自己现有想法或猜测有利的证据,进而屏蔽掉那些不利或是矛盾的信息。

在当今政治分裂的格局中,确认偏误暴露无遗:双方都不愿承认对方的任何观点。确认偏误存在于诸多环境中,而有时候它的出现会造成相反严重的不良后果。比方说,在 2005 年,在给总统的伊拉克备战书中写道了:

“做分析的人下意识地把那些能证明伊拉克并不具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给忽略掉了。他们不但没有进行独立的信息与证据分析,还顺应时下流传的说法并否定了与其矛盾的证据。”

现有的就认知偏差及错误的观点,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 Amos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 子在 70 年代提出的理论启发。启发法是一种思维技巧,说的人们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储备(或“不完整的信息”),在短时间成功找到解决方案的规则。这个规则在大多数情况中是有效的,但对于那些特殊的情形,系统性的认知偏差,即错误启发法就很有可能会出现。

Amos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 最初是在以色列展开他们的事业,随后他们将阵地转移到了美国。两人设计了前文中的“联合国与非洲国家”的实验。Tversky 于1996 年逝世,Kahneman 在 2002 年因他们共同的事业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到了 2011 年,Kahneman 在他的畅销书《快思慢想》中将自己与老友 Tversky 累积多年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总结。

在这个领域中,另一位领军者是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 Richard Thaler。提到 Richard Thaler 必提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禀赋效应说的是,对于用一个物品或某项资产,人在拥有时给出的评估要高于没有拥有的评价。Thaler, Kahneman ,Jack L. Knetsch 三人共同合作过一个实验,他们给实验中一半的参与者每人发了一个马克杯。接着他们问这些实验的参与者愿意为这只马克杯定个什么样的售价。这一半参与者给出的平均价格为 5.78 美金。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到了剩下那一半从未有马克杯的参与者那则仅为 2.21 美金。这个现象与传统的经济理论是完全相悖的,传统理论认为,在给定的时间和部分人口中,商品的市场价格与个人是否拥有这件物品不存在相关关系。2017 年,Thaler 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众多探讨认知偏差的著作与文章的结尾都会有这么一小段话,这段话所表述的内容与《快思慢想》中所言异曲同工:“关于认知偏差,人们最常问到的问题莫过于,这些认知偏差是否可以被克服?不过嘛…….情况并不乐观。”

作者:Ben Yagoda(节选)

你可以改掉熬夜的习惯么怎么看待熬夜

“熬夜一时爽,明早火葬场。”这真的是一句至理名言。

近日,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首次观察到:睡眠期间,大脑会开启“自动清洗”模式,将大脑中的代谢毒物清除,让人醒来后拥有一个清爽的大脑。

这个研究意义重大,因为人人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也发现了睡眠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疾病的危险因素,但一直不清楚这其中的机制,这个实验首次从大脑层面揭示了睡眠对大脑的作用,值得每一个人关注。

01 睡觉时,通过这种“洗脑”方式

让你远离代谢毒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实验的过程。

来自波士顿大学所在的研究团队,对13名23至33岁之间的受试者进行研究,受试者会戴上脑电图(EEG)帽,再躺在MRI仪器内睡觉,研究人员就可以从MRI机中看到受试者的大脑电活动。

研究人员 Laura Lewis 说道:“这是一个棘手的实验过程,因为MRI机器非常吵闹,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睡着。”

尽管面临这样的挑战,研究人员还是监测到了睡眠期间参与者大脑中的活动,也就是“洗脑”活动。他们发现了受试者的大脑在睡眠期间,血液会周期性地从脑部流出,每当血液大量流出,脑脊液就趁机发动一波攻击进入大脑,并有节奏地冲洗大脑。

这个过程中,脑脊液是执行“洗脑”主要功能的物质。

就是这个冲洗过程,可以帮助大脑摆脱大脑代谢垃圾,如β淀粉样蛋白。

那β淀粉样蛋白又是什么?这可是导致神经细胞坏死的罪魁祸首物质。

如果这种物质不能被及时清除,越积越多,它的毒性作用便会发挥,如导致大量的细胞坏死、脑组织出现萎缩、记忆管家海马体遭到破坏等。当这些破坏蔓延到大脑各处时,受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记忆了,还有各种认知问题,从而产生老年痴呆的相关症状。

可见,“洗脑”活动对维持大脑的健康多么重要!

  

02 为什么这个“洗脑”过程

只发生在睡眠时期

▎研究人员发现,“洗脑”只发生在睡眠时期

人的睡眠时期分为:

非快速眼动期睡眠(NREM):分成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一期持续时间约几分钟,是非常浅的睡眠;二期在正常成人的睡眠中持续时间占比例大,是主要睡眠的一部分;三期和四期称为慢波睡眠,也就是深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期(REM):80% 的梦产生于这个时期。

该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浅度睡眠和深度睡眠阶段,也就是非快速眼动阶段,还没有到做梦的阶段,这个时期非常利于体力恢复和大脑保存记忆。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显示,受试者在这个时期,大脑里的血液和脑脊液出现了明显的周期变化,也就是出现了“洗脑”现象(如图B所示)。

绿色是血液氧合信号,紫色是脑脊液信号

在深度睡眠期间,脑血流量减少了25%,这使脑血容量(CBV)降低了约10%,这种降低使脑脊髓液(CSF)流入第三和第四脑室。

而醒来后,受试者这个现象就消失了(如图A所示)。

绿色是血液氧合信号,紫色是脑脊液信号

也就是说,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才能“冲洗”毒物,醒来后这种功能会消失。

 

▎为什么这种现象只发生在睡眠时期?

研究人员Laura Lewis认为,这是因为睡眠过程中,大脑里的神经元们会开始同步活动,一起开,一起关。

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测,是因为脑电图的数据显示:睡眠时期,有了神经节律的出现,才出现了血液和脑脊液的流进流出。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神经节律中止时,脑脊液信号明显增强,代表脑脊液进入了大脑,进行了“洗脑”活动。

而醒来后,神经元们不会出现同步活动,血液会一直充斥着大脑,脑脊液没有机会进去。

由此可见,只有睡觉,大脑才执行这个“洗脑”过程,β淀粉样蛋白才能被及时清除。如果不睡觉,铁定会对我们大脑产生毒害。

所以,大家还是好好睡觉吧!

  

03 白天多睡有害健康

去年,《科学》子刊发表过一次研究:发现白天“恋床”同样会损伤身体,尤其是对大脑的损伤。

这项研究由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 Adam P. Spira 的研究团队开展,经过对 124 名志愿者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白天“恋床”人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竟是正常作息人的 3 倍之多,也意味着这些人未来罹患老年痴呆的概率将大大高于正常作息的人。

也就是白天尽量不要睡,包括回笼觉、午睡,把更多睡眠安排在晚上,才可能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减少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在这篇论文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健康系副教授 Adam P. Spira 教授曾表示,“饮食,运动和认知活动等因素已被认为是能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产生的重要方式,但睡眠质量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作用尚不明确。

而波士顿大学的这一新进展,可能为解释睡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作用原理起到非常关键作用。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会给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这样的神经疾病开拓新的预防和治疗思路。

下一步,他们会继续探索衰老是如何影响人们睡眠时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的,他们研究团队也正计划招募老年人参加下一次研究。

  

参考链接:

1.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5/628

2.Adam P. Spira,Yang An,Mark N. Wu.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and napping in cognitively normal adults: associations with subsequent amyloid deposition measured by PiB PET